3)第595章 汉阳钢铁厂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出击的能力。

  按照董书恒目前的计划,复兴军只能养活三支铁甲舰队。

  一支放在南洋海域,这里跟西夷殖民者的殖民地犬牙交错。

  这支铁甲舰队要配合藩属国的海上力量,维护各个藩属国以及复兴军在这里的海上利益。

  第二支会放在本土地区,作为机动力量,同时也担任第一防御岛链内的最后防线。

  第三支是董书恒准备打造的远洋舰队,主要在南太平洋和东太平洋机动。

  然后一些不重要的地方,董书恒会安排一些老式的水师,这些水师主要还是老式战舰,主要担任的也是巡航的任务。

  即使这样,舰队也没办法兼顾复兴军庞大的海疆。

  原本的那些五六百吨的近海巡逻艇,没办法跟大型的军舰对抗。靠上去就是给敌人送菜。

  所以董书恒需要一种小艇,在平时的时候能够担任巡航的任务,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还能够拥有挑战大型军舰的能力。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一款海狼级双体鱼雷艇。

  之所以选用双体的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将柴油机的烟囱隐藏在下放,让这种鱼雷艇更加不容易被发现。

  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吨位不足,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使用柴油机的双体鱼雷艇能够比蒸汽机获得更大的动力,而且轮机占有的空间也大为减少。

  它的操纵简单,每艘鱼雷艇上面只需要三十几名官兵就能够操纵过来。

  这样的成本不可谓不低,每个港口王放上十几艘这样的鱼雷艇组成一个大队就能够对敌人的舰队形成不小的威胁。

  最起码还可以使用狼群战术对敌人的舰队进行骚扰,拖住敌人,给港口的布防以及主力舰队来援争取时间。

  在武昌船厂位于江边的干船坞中就有十几艘海狼级鱼雷艇在建。

  现在已经交付给各个海上警备区的海浪级已经有了五十几艘了。

  这种船的建造周期很短。在所有的技术问题都被攻克之后很容易就能建成。

  视察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董书恒此次出行的目的。

  长江中上游地区后面才进入复兴军的治理体系,这里的发展还是有些滞后,鄂北还好一些。

  左季高在这里的时候就跟复兴军之间有着贸易往来,这里的大冶铁矿品质还是不错的。

  当初通过跟淮海军的贸易,左季高硬是养出了几万军队。

  应该说作为九省通衢的鄂北地区底子还是可以的。

  这里的商业氛围还是比较浓的。

  复兴军接手之后,因为社会迅速稳定下来,这里的经济发展的很快。

  董书恒乘船经过武昌城的码头区的时候发现沿江地带都是繁华的商铺和仓库。

  码头上有很多扛活的工人,在帮助货船装卸货。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沿江的地方已经十分炎热。

  大部分的码头工人都是光着膀子干活。

  有的扛麻包的码头工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