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595章 汉阳钢铁厂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肩膀上会垫上一张麻布做的护肩,上面有一个帽子可以将头也都护住。

  有些人的护肩下面会缝上一层棉布,这样能够避免肩膀上的皮肤被麻包磨破。

  他们身材健壮,皮肤又黑,光着的上身露出了一块块的腱子肉。看样子他们虽然辛苦,但是吃的还不错。

  许多人见到是长江水师的炮艇经过,都忍不住驻足观望一下,然后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长江水师的炮艇正常会巡视江面,保证航道的安全。不过也不是经常看到,毕竟长江那么长。

  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满清时期有不少江匪,专门打劫江上的过往商船。

  他们平时也是跑船的,但是见到落单的商船就会生出歹心,化身水匪。

  这种水匪非常难抓。复兴之后,这些水匪依然存在。

  尤其是现在江面上的航运更加的繁忙之后。

  有些人还在想着做这种一锤子的买卖。

  复兴军不得不在沿江的各地划分不同的水警区。

  给那些水警分配巡逻用的快艇,这才遏制了这种情况。

  当然了,长江水师的巡查威慑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的几个内河水师,要数长江水师的规模最大,而且长江水师现在也不是原来长江水师,舰队中增加了几艘稍大一些的炮艇,显得更加的威武雄壮。

  码头上人太多,有些乱,不然董书恒都想要去武昌的码头上转一转。

  江的北边是汉阳府,看起来没有武昌府繁华。

  但是那里在建造一座大型的钢铁厂,这座钢铁厂主要是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

  还要为武昌府的造船、机械等工业发展提供钢材。

  原本董书恒在江宁开办了钢铁厂,不准备再在武汉开办钢铁厂。

  因为他觉的有长江水道的连接,运输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董书恒还是低估了工业化进程中钢铁的巨大需求。

  现在复兴军即使建设了五个钢铁基地,依然满足不了自己对钢铁的需求。

  每年还要从海外进口钢铁。

  董书恒估计这种情况还要延续很长的时间。

  因为仅仅是铁路线消耗的钢铁就是海量的。

  复兴军有大量的地盘需要用铁路来连接。

  还有董书恒规划的水电工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

  这还没有算上民间需求的上升。

  等今后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他们要建造更好的房屋,肯定需要钢材。

  地方上要建设更多的工厂需要钢材。

  要造拖拉机、造汽车都需要大量的钢材。

  最终,董书恒还是决定在汉阳府这里再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也许是因为某种情节,董书恒决定亲自来为这个钢铁厂剪彩。

  此时,水师的船队在江面上拐了一个湾,向着一江之隔的汉阳府赶去。

  汉阳府城的边上龟山之侧的沿江空地早就已经被空了出来。

  一座钢铁厂拔地而起,远远就能够看到一些高炉拔地而起。

  这个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