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5章 汉阳钢铁厂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侮辱。

  通过江河级护卫舰,复兴军成功地阴了曾经的老牌殖民帝国,现在欧洲的三流强国西班牙一把。

  这个阴招已经摆在了明面上,那么也就不再有奇效了。

  所有董书恒必须要有新的后手,新的奇招才行。

  这才有了潜艇的诞生。

  邓柏林说的问题,董书恒早就已经知道,原本的蓄电池用来驱动潜艇确实会存在一定问题。

  蓄电池早就已经被发明,而且已经被应用到实验以及电报领域。

  但是这种银锌蓄电池不仅仅造价昂贵,而且供电的能力也严重不足。

  董书恒的目的是至少让潜艇能够潜航到百公里以上。

  这是考虑到一些未来敌人控制的海峡地带,必须要连续地潜航才能够通过。

  所以董书恒早就授意徐寿领导的电力实验室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的蓄电池。

  做蓄电池的实验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找准制造电池的金属。

  最后,徐寿选中了铅,这种金属的成本比较低,相对来说供电能力还不错,充电的速度也较快,这就有了铅酸电池。

  “老邓,这次我过来就是专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的新电池已经出来了,等东西运过来之后,你试一下,看一下参数怎么样。反正老徐那边是拍着胸脯跟我保证说这次一定能成。”

  为了这个蓄电池的技术,不仅仅是徐寿,就是董书恒自己都花了大力气。

  现在的蓄电池技术主要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当初徐寿在欧洲取经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得到这个领域的前沿技术。

  当初复兴军引进电报机的时候,同时进来的蓄电池也都是落后几代的技术了。

  徐寿回国之后就将蓄电池当作自己的一个主要研究科目。因为要发展电力就离不开电池这中电力存储设备。

  当然董书恒也给了他跟多的建议。

  另外欧洲的行动小组也为了蓄电池的事情采取了好几次行动。甚至是损失了三四名外围情报人员。

  最后终于从英国人搞到了铅酸电池的相关技术,给徐寿的实验带来了启发。

  “那成,只要电池能够到位,咱们的适用型潜艇也一定能够提前建好。”邓柏林听了董书恒的话极为兴奋。

  搞科研的人就是这样,喜怒哀乐都放在脸上,直男一枚。

  “好,我也静候你们的佳音。”

  董书恒除了看了潜艇的研制情况。

  还去看了武昌船厂的鱼雷快艇生产区。

  鱼雷快艇必须要形成集群效用才能够发挥作用。

  所以除了在旅顺生产之外,在武昌造船厂、高邮船厂都有制造的产线。

  大规模造铁甲舰肯定是不行的。董书恒现在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

  海狼级双体鱼雷快艇就是董书恒目前准备摆在近海的杀手锏。

  如此广阔的海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摆上一支铁甲舰队。那么在敌人袭击的时候港口除了炮台还应该有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