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二章 科技全球化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矩。

  之后就轮到孟谦上台演讲了,孟谦的演讲,多了一些现场发挥的内容,“刚才比尔盖茨先生在演讲的时候我一直在做笔记,首先有一点我跟比尔盖茨先生的看法是一样的,科技全球化是一场无法阻挡大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将覆盖到方方面面。

  但是有一点我跟比尔盖茨先生的看法略有出入,比尔盖茨先生提到,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扮演好自己的那个角色。

  如果真的如此发展的话,这样的科技全球化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因为在科技全球化之前,大家都还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努力奋斗,不断突破,可一旦科技全球化到来,为了融入这个科技全球化的环境,很多国家可能将不得不去承担更多所谓的那个自己的角色。

  从长远角度来说,这样的科技全球化反而会禁锢更多国家的科技突破和科技创新,简单举个例子,这会让更多劳动密集型国家成为技术密集型国家的服务者,虽然最终走向了科技全球化,但可能限制会大于发展。”

  孟谦的话让现场大多数人哗然,这个问题在这个年代一群企业家都没看懂,说直白点他们看的懂就不会这么追捧造不如买了,科技全球化的得益者是谁?推动者是谁?

  当然是米国啊,米国为什么要搞科技全球化,那是因为他掌握了上层技术,他想要让全世界给他打工。

  而且米国聪明的是把科技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绑定在一起,很多国家虽然是在给米国打工,但确实经济发展起来,所以就很乐意,但如果愿意一辈子当米国的小弟,这样做其实真没问题,也真的能发展国内经济。

  可如果不想当米国的小弟,那么从长远来看,顺从米国推动的科技全球化会在未来成为想要反抗时头顶上的巨大压力。

  面对大家的反应,孟谦继续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意识到科技全球化是一个客观趋势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全球科技研发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这一客观趋势。

  只有当实现了科研全球化,学术全球化以及教育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科技企业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作用。

  所以我猜测,未来的科技全球化并不是单纯的把大家各自的优势凑在一起组成一个全球产业链,而是把知识和技术资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多国家,更多企业乃至更多个体的力量,共同推动科技的发展脚步,真正的造福全人类。

  至于会如何实现,我猜测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我们大风集团一直推崇的商业企业和开源社区的并行模式,通过加大对开源社区的支持,让更多的技术开源,让更多的人才通过开源参与全球化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