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一章 科技的力量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1年11月12日,在燕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科技发展未来的科技会议。

  这场会议实际上是由科技部牵头的,但科技部在这场会议中好像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或许是为了让更多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可以在这场会议上进行更多有效的交流。

  在会议现场,孟谦又见到了不少熟人,互联网行业的几个老面孔基本都来了,虽有互联网算不算科技好像一直有争议,但反正国家始终认定互联网属于科技产业。

  QQ还拿过一堆科技奖呢。

  除了这些老面孔,孟谦还见到了联想的柳传志,金山的求伯军,科大的刘青锋等一众企业家,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刘青锋之类的一些企业家还没有太大的名气。

  作为主办方的科技部首先做了一个开场演讲。

  演讲的内容核心,放在了人才培养上,全文花了大篇幅提及了科技发展的人才发展需求和人才发展目标。

  而这,正符合了当下的时代大背景。

  2019年的时候,很多人意识到了华夏的强大,但好像不少华夏人把这种自我强大的原因完全归结在了有钱上,说起自己的祖国为什么强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好像就是市场大,钱多...

  反正绕来绕去就是钱,但在西方,他们针对华夏的核心原因真的是因为钱么,他们真的会怕华夏有钱么,钱再多,绕得出米元霸权么?

  他们更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一个从2001年,更准确说是从1978开始沉淀起来的一件事情。

  之前提过多次,华夏从80年代开始了企业端的科技落后,但也是从8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布局一件事情。

  从88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95年的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再到1999年,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为科技发展定下了新的基调,而在这个基调中,有一句意义深远的话:

  进一步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然后,就到了下一个关键时间点,2001年,华夏开始了全球史无前例的高校自然科学人才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

  截止2019年,短短18年的时间,华夏增设了1800多所高校,在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了超过800万的人才,占全球25%,而相应领域的高素质就业人才,华夏有500万,是米国的10倍,而且米国的相应领域人才中,有七成是亚洲面孔,其中华夏和印度占了五成。

  为什么理工科概念那么大,单单要拿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说事呢?

  因为,工程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水平,自然科学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

  工业基础加科研,这就是工业时代的科技未来。

  而在2001年之前,华夏在自然科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