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岂有二十年之太子乎_从红楼开始发家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荷风,菡萏粉红。

  每每这个时节,京中的少男少女纷纷出门游湖踏青,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丝绦帷幔,比河边的杨柳还要密集,车马如龙,宛若银河倒坠。

  唯有今年,出了意外。

  六月廿三日,太上皇驾鹤西归,群臣哀恸,朝野哗然,京城里悠悠回荡的钟声足足响了三天。

  索性太上皇是抱病西归,除了皇帝为表孝心,削了两颗太医院的人头陪葬之后,旁的也没再牵连到什么。毕竟赵陆也不会有进宫的机会,皇权再怎样也压不到自己身上来。

  但西郊大营的操练密度大了不少。

  传闻是边军打了一场胜仗,转身就听闻太上皇西归,东安王穆小王爷感念太上皇大恩,要带着部分边军回京。一则送灵,二则请陛下点兵操练云云。

  别的不说,没准儿会和守京的将士们比划两下,西大营作为陛下的亲兵,可丢不起这人。

  不过,领兵回京这事儿,陛下居然能同意,很超乎赵陆的想象。异姓王领兵本身就很容易被皇帝猜忌了,更别说带兵回京这种事。

  而同样作为旧贵族的宁荣二府,那面子可是摇摇欲坠,远不及这位穆王爷得圣心啊。

  当然,这事儿和赵陆也没什么关系。

  初次接触医学院的课程,要学的东西很多,同时赵陆也清楚王济仁调她的意义,于是每日留出固定时间,钻研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并尝试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譬如今日,她借着张林那儿听来的消息,说的是军中或操练费力,或柴火不足,总之除了冬日里几乎是没有开水喝的。

  虽然大家都不在意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但反反复复的寄生虫感染,关窍正是藏在此中。

  呈给太医院的工作报告上,她写道:“久积便溺之物,虽与水源相去甚远,但地下水系交通,乃鱿虫反复之其一。”

  往东五百里,就是草木艰难的戈壁,百姓土里刨食,压根儿不会有植树造林的想法。一味开垦良田,导致植被覆盖率连年下跌。

  没了树木固沙防风,良田三载变瘦田,瘦田两载成荒地,因此柴火价贵,而光靠屯兵之策,哪里还有余地打柴?

  但赵陆有心夹带私货,在报告上继续写:“欲除鱿虫之弊,若能改辟种植,将产粮与产柴配套,饱腹的同时又能剩下柴火……”

  她知道王济仁会看她的东西,所以这篇工作报告绝非头脑一热,而是满地饿殍与天争命的景象,刺痛了她的恻隐。

  皇亲贵族、豪强地主只知一味索取,不思农务,连贾家那种走下坡路的家族都如此豪奢,那皇宫该是怎样一种景象?

  她不敢想改天换地,因为那不是一个人可以做成的事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背后,是流血和牺牲。

  与之相比,提高生产力显得温和又上进。眼下她写这篇工作报告,倒显出几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