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历史或将重演?朝臣的内部会议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1章历史或将重演?朝臣的内部会议

  章和二年

  二月三十日

  刘炟突然病逝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三岁,群臣上谥号“章”,温克令仪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

  鉴于刘炟生前安定百姓、宽刑减负、宣扬文教,解决了跨连三州的大饥荒,大瘟疫。又在军事上,重开西域,北却匈奴,南定诸蛮。

  故而群臣和诸王决定,上庙号“肃宗”,是为大汉肃宗孝章皇帝。

  人们将孝章皇帝与先皇孝明皇帝的功绩,仿效前汉“高祖开辟”、“帝后之治”、“文景之治”、“孝武盛世”、“孝宣之治”、“光武中兴”,称之为“明章之治”。

  同一天,皇太子刘肇拜揭高庙,继位为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由于刘肇今年仅有九岁,暂时不具备执政的能力,因此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三月十八日

  于是在窦太后在小朝会上提出大汉兵甲已足,粮辎满仓,是时候完成明帝未尽之事业,即彻底的将匈奴覆灭。

  聚贤阁高五层,是雒阳除了皇宫和其他不超过规制的楼阁中最高的。

  太尉录尚书事的白衍坐主位,代表这是他做东,也是在场身世、官职最高的人。他也是白致的祖父,白广的父亲,玉真白府的主人。

  孝章皇帝刘炟被安葬于敬陵,其生前留有遗言,让群臣效仿明帝,将自己薄葬。

  但是他显然忘记了,或者因为醉心于权谋,少看了史书,当初仁后可是没有肆意的重用自己的亲属,这才让世人所称赞的,但是这也是仁后遗策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人都是沉浸官场多年的老人,座次自然是深谙其道。

  就算是窦宪领了兵,掌握了军权,但是各位不要忘了,最终的决定还是在皇帝手中,要不然这尚书台就算是白设置了。

  而统一了思想后的外朝彻底的成为了一团,虽然让刘炟很是忌惮,但是行政效率着实是提高了不少。

  由于光武帝对于朝廷官职的职能有所变动,所以在前汉一直是作为军事官员的太尉,成为了政务官员,领着太常府、光禄府、卫尉府三卿,作为三公之首,百官之长,不过实权都在尚书台里。

  袁安此时立马出来劝说道:“仲康兄,先不要激动,白公这样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先听听白公怎么说吧。”

  窦太后将自己的兄长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

  堂下有很多人十分认可白衍的分析,但是鲁恭不同意: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是坐等君主被其他人欺辱,权力被侵染,那就是为臣者不忠。为人不忠,势必做事不够公正,官吏不正,如何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