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3章 方针要调整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方针要调整

  汴京皇城,御书房。

  大宋九五之尊的赵匡胤,把手中那份来自巴蜀之地的的情报折子,用力砸在桌上,脸色难看。

  三万精锐禁军,可是南征北战的虎狼之师,被从诸多行伍中挑选出来的勇士,组建在一起,这三万人可破十万普通军士。

  但这次伐蜀,开始势如破竹,但是半个多月后,忽然停滞不前,还屡遭败绩,更折损了一大半的兵力,让赵匡胤恼火。

  “你们也都瞧瞧吧!”

  他面对的除了赵普、王继恩、赵光义三个心腹之外,还有黄门侍中张永德,同平章事兼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兵部侍郎、兼参知政事的薛居正三人,也都是赵匡胤很信任的肱骨之臣,私交甚笃。

  六人轮番看过之后,已经明白了官家在生什么气了。

  伐蜀失利,损失惨重,接下来寒冬到来,要面临增派援军与粮草供给的问题了,十分头疼。

  “依尔等之见,这蜀国,是继续攻克,还是,从长计议?”赵匡胤询问。

  不过赵普这个人,还是有些治国相才的,除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都是他直接参与、提计策外,还提出了十二字方针“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帮着赵匡胤收回各大将军手里的兵权,深得赵匡胤的信任。

  赵普回道:“臣以为,先南后北的策略没有问题,只不过,蜀国中途发生了变故,很可能跟蜀国出兵的策略,以及带兵的人有关系。这个蜀国二皇子孟玄钰,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之外,没有想过蜀国还有懂用兵之人,导致伐蜀受阻了。”

  因为按照赵普的出兵策略,先蜀国,再南汉,然后包围唐国,一举覆灭,此乃第一方案。

  在地方,朝廷以文人任知州及副职通判为行政官员,重要文献或大事,需要联合会签有效,通判为皇帝督察知州的耳目,这样皇帝能及时监控地方官员。

  赵匡胤想到李煜和江南,一时间,陷入思考,难下决定。

  坦白说,是有些冒险的,因为要说服很多北周过度到宋的武将,他们以前对周世宗柴荣的国策可是坚信不疑的,因为柴荣也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

  “老奴明白!”王继恩点头。

  如果先舍掉蜀国,直接进攻唐国,也不是没有可能性,只是唐国的国力要强于蜀国和吴越、南汉,攻打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赵光义对蜀国的事情也多有上心,此时疑惑说道:“这个二皇子孟玄钰,以前从未听闻,他有如此强的带兵能力。”

  “先伐江南唐国?”

  赵普有些尴尬,毕竟先南后北的方针,是他提出来,并制定详细计划的,打破了北周“先北后南”的国策。

  兵部侍郎薛居正拱手道:“官家,臣以为,若蜀国无法迅速灭掉,可以集中兵力进攻唐国。因为蜀国有天险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