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2章 战后复盘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2章战后复盘

  两日后,孟玄钰带领蜀军主力回到了葭萌关,城关外已经没有了宋军的方阵和营盘,看样子,宋军是全线撤退了。

  不知道宋军接下来,什么时候再来进攻,但是眼下,倒是安全了。

  孟玄钰派出了斥候,打探到宋军退回了三泉山,在那里安营扎寨,大致估算,这支从北面伐蜀的宋军主力,只剩下一万多兵马,伤员四五千,几乎折损过半。

  除非有援军过来,否则,光靠这一万多人马,无法再南下用兵了。

  毕竟葭萌关易守难攻,背后还有更险峻的剑门关。

  如果宋军不推行绕走计划,依靠强攻,那实在太难了。

  尤其是剑门关,号称天险,靠兵马硬攻冲杀,几乎不大可能。

  历史上每一次灭蜀行动,都是出其不意,用奇兵绕过雄关,直接插入蜀都,从没有正面攻破剑门关的。

  比如《益州记》有记载:姜维抗钟会故垒,其山峭壁千丈,下临绝涧。”姜维率领蜀军五万兵马,让钟会的十五万兵马寸步难行。

  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剑门关确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完全可以和函谷关、虎牢关等相提并论。

  孟玄钰心知肚明,如果没有苏宸在身边,不断分析,给出计策,估计现在宋军已经通过剑门关了。

  他的这番话,也很有道理,因为王昭远就是如此,一意孤行,自诩诸葛孔明复生一般,指挥失误,屡战屡败,贻笑大方。

  “幸亏有二殿下在这里坐镇,否则,换了其它人统帅,绝对无法坐到如此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如果不是苏宸早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一段历史,深刻知晓王全斌的战略企图,提前带兵在古渡口对岸伏击,恐怕王全斌要创造出第二次的灭蜀奇迹了。

  李进、蓝思绾、刘廷祚等将领,直接夸赞起二皇子的英明神武,算是一种拍马屁。

  韩保正感叹道:“太惊险了,这要求步步都料敌先机,洞悉宋军主帅的布局,而且有针对性做出调配,多少兵力的分配,伏击的时机等等,错了一步,都可能会崩溃。”

  不过,在钟会和姜维相持在剑阁一带的时候,邓艾却创造了古代战争历史上的奇迹。对于邓艾来说,提出了偷渡阴平的建议。后来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了,成功地绕到了剑门关的背后,直扑成都。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

  这次出其不意的用兵破产之后,王全斌也只能下令撤退,不止是兵力不足,而是他的战略失败,不可能真的会用兵强攻葭萌关和剑门关了,需要从长计议,再找突破口。

  剑门关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