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0章 十字路口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签完合同后,李未打算再去珠海看看华丰厂,去特区和谢立人聊一聊,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正大集团的打击很大,要不是谢家提早布局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在国内大举投资,搞不好这家东南亚最大的农业公司就要破产了,尽管如此,这场危机还是让谢家伤筋动骨,许多产业已经在考虑出售了,李未这次过去刚好和他们聊一聊,看看能接手哪些企业。

  “去趟越秀吧,到东风路那边看一看!”上了惠农广东分公司的车之后,李未没有马上前往珠海,而是让司机绕了下路,抵达东风路的时候,就看见一处正热火朝天忙着建造的工地,工地门口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健力宝大厦五个字。

  健力宝在火遍全国后进行了多项投资,1990年,健力宝出资1600万元成立中新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李宁出任总经理,1994年底,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健力宝脱钩,健力宝分三次收回了资金,1600万元的原始出资变成了无偿支持李宁的“无息贷款”,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就是挪用国有资产。

  1991年,健力宝在纽约买下了帝国大厦整整一层楼,但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而现在他们又开始在广州建造新的总部,按照李经纬的想法,等健力宝大厦建成之后就会把企业从三水挪到广州。

  这件事是李经纬和三水政府决裂的标志,说起广告营销,李经纬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是在企业管理以及和当地政府的关系上,李经纬的短板就太明显了,别说鲁冠球了,就连王光兴都比他强得多。

  首先,李经纬始终没有处理好健力宝内部的问题,由于健力宝是三水少数能按时发工资而且工资水平还相当不错的企业,所以许多领导都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塞进健力宝,这些裙带关系让健力宝内部变得异常混乱,好好干活的人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混日子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员工内部可谓是怨声载道。

  在政府关系上,自从李经纬把企业做起来之后就日渐自傲,以当地的财神爷自居,在很多地方活动的仪式上,县里的一二把手坐中间,旁边接着坐的便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的其他官员,平时说话办事也没把这些人放在眼睛里。

  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等他想要改变健力宝的产权归属,将这家企业化为私有的时候,既没有王光兴那么厚实的群众基础,也没有鲁冠球那样的上层关系,员工和当地政府都对他怨声载道。

  而且他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没有提早开始准备,等抓大放小、国退民进大规模开始,周围的TCL和美的都顺利完成改制之后,李经纬才仓促上阵拿出了几份极其粗糙的方案,该方案提出将健力宝送到香江去上市,然后管理层通过股权激励拿到股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