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0章 十字路口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从而掌控这家企业。

  三水政府无论如何也不敢答应,因为他们从李经纬在广州兴建健力宝大厦开始就有了不详的预感,健力宝每年上缴的利税占到了三水财政收入的八成以上,要是这家企业跑了,那三水就会面临着财政崩溃的局面,这个责任谁也扛不起,于是他们以李经纬没有香江居住证,不能购买原始股为理由拒绝了这份方案。

  之后几年李经纬和三水政府闹得不可开交,最终两败俱伤,李经纬走人,健力宝被卖给了大骗子张海,这个显赫一时的品牌逐渐消失,直到多年后才重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可惜那时候已经没多少消费者认可这个牌子了,而健力宝大厦也在十年后被卖给了时代地产,更名为时代地产中心大厦。

  日后李经纬被诸多媒体包装成悲剧英雄,三水政府成了最大的反派,这其实和褚时健一样,都是资本竖起来的牌子而已,通过这俩人的悲剧为他们化公为私行为的正当性背书,要不然这一时期那么多典型,为啥他俩的事迹一直流传呢?如果没人推动,他俩估计早就被人遗忘了。

  不管再怎么悲剧,有一个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健力宝从一开始就是国有企业,李经纬只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不是所有人!他想将企业变成自己的,肯定会涉及诸多问题,而他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当地政府关系不好还是小事,最糟糕的选择就是打算把健力宝从三水迁走,这可是三水政府的命根子,要是迁走三水的财政喝酒就业都完了,这谁敢同意?

  要是他的处置方法能更圆润一些,并且没有把企业迁走的打算,按照现如今的政策方针,李经纬未必没有成为健力宝掌控者的机会,可惜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他已经彻底和三水政府翻脸,就算拿出新的方案,三水政府也不敢相信。

  日后李经纬的悲剧被网民所铭记,却忘了这一时期有多少国有企业变成私人老板所有,他们将李经纬树立成典型,就是在给大家灌输这么一种概念,那就是化公为私是对的,要不然他们的企业也会像健力宝一样消失不见。

  健力宝现在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周围其它一些企业也是如此,等李未结束了在珠海的考察来到特区之后,又经过了另一处工地,和热闹非凡的健力宝大厦相比,巨人大厦的情况就冷清了许多,工地现在基本已经停工,只剩下寥寥几个工人看守着偌大的工地,工地外面蹲守着许多讨债者。

  从大厦立项开始,这个项目就一变再变,最早定为38层,后来因为领导参观时的一句“为什么不盖高一点儿”又变成了六十四层,旋即有位大聪明提出六十四层这个数字不吉利,领导知道会不会不高兴?于是又改成了70层,这么一改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