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章 内阁改制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才想重用内阁。

  所以……

  广安帝陛下还是很懒散的。

  但懒散并不影响广安帝陛下的卓越能力,虽然给内阁了票拟的权力,但肯定会有相关掣肘的制度出来,以牵制内阁,比如让司礼监和都察院介入就是手段之一。

  朱见济继续道:“天下诸多政事,皆牵扯到七部职能,而内阁辅臣们大多不曾在七部任职,所以七部也要增派专员到内阁,但有章折涉及本部之事,专员便要详说专业参谋,以供内阁辅臣权衡决策。”

  众臣听到这里,暗道有理。

  朱见济当然知道有理,这本来就是针对内阁一家独大想出来的制衡之策。

  又继续道:“内阁终究只是个秘书部门,行其参谋职责,立谋略决策之事,而无行事赴章程之权,且内阁辅臣,不可权兼七部诸责。”

  中晚期的内阁,为何会一家独大,凌驾于六部?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内阁辅臣大多也是六部尚书。

  那么立下规制,内阁就是内阁,七部就是七部,内阁和七部之间,是平行的部门,内阁成员不能在七部权兼,则可有效扼制权力和利益的交错。

  当内阁成员从他们的票拟中无法得到利益时,自然不会有太多想法。

  至于不在七部权兼不熟谙七部政事……

  没关系。

  七部还有专员给内阁成员辅佐。

  朱见济缓缓的道:“内阁此制度,朕亲制耳,自朕以下,不可更改。”

  摆明了,这是祖制。

  以后不管是谁当天子,都不能更改。

  群臣暗暗心惊,广安帝陛下果然是有眼光的,既要中用内阁,又不留下内阁独大的隐患,这一举措,几乎彻底断绝了内阁专权的可能。

  朱见济继续道:“内阁改制,大概如此罢,不过内阁今后将代行天子阅章折诸事,如今内阁首辅仅仅五品,如商首辅在内阁耕行多年,也只加了个大学士,人微言轻之下,内阁票拟之结果,易被揣测不正,是以朕拟提升内阁诸员品序,内阁首辅,可列从三品,内阁辅臣,则列四品,诸位卿家以为何?”

  这话一出,群臣还是振奋的!

  先不说内阁今后在政治权力上的比重,至少内阁和天子之间比较接近,而且品序升高,那就意味着从内阁出来的话,怎么的也该是个七部侍郎之类的高官了。

  内阁首辅如果从内阁出来,直接奔着七部尚书去了。

  而内阁成员众多。

  当下内阁便有六七人之多。

  而看陛下这操作,内阁成员很可能还要增加,这就是侍郎、尚书的摇篮啊,是走向仕途巅峰的又一条捷径——成为内阁辅臣可不是太难的事情。

  早些时候的内阁辅臣,一般都是科举中第后在翰林院呆一段时间。

  然后升个不痛不痒的官。

  然后就进内阁了。

  所以内阁首辅才五品。

  结果现在内阁首辅从三品,辅臣从四品,如果内阁还是以前的选拔制度,那就意味着有的人从出仕到从三品、从四品,只需要十年不到的时间。

  这不是捷径是什么。

  须知很多臣子,一辈子也就捞个四品左右的品序而已。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