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一章 武将穿肠剑,文臣诛心言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堡宗别闹》

  既然如此,大家自然就不会反对了,内阁改制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而致仕前的商辂,也因为这个改制,把实权官职升阶到了从三品。

  但他本来就是大学士,所以这个升阶对他影响不大。

  不过其他内阁辅臣可是实打实的升了很多。

  商辂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手捧朝笏出列,“臣有本启奏!”

  朱见济笑道:“准。”

  商辂手捧朝笏,低头看地,言辞却铿锵落地:“臣商辂,宣德十年乡试入榜,正统十年及得会试,又于当年殿试入翰林,琳琅儒才中一读书人耳,后天下黯然,帝星北移,上皇登基,臣于景泰五年赴漠北引帝星南北,再为太常卿,后入内阁,深受上皇和陛下之皇恩,躬耕于内阁忐忑前行,无大功,唯尽职耳,无大过,独善其身也,期间也曾屡主持秋闱,为朝廷选贤才。”

  这段话是在总结他的仕途。

  意味着他今天要在大朝会上正式提出致仕,但话里话外,又有点意思,说他中举时候很谦虚,只是入榜入翰林。

  但其实是三元状元。

  而最后一句,说他也主持过秋闱,就是说老子也门生遍朝堂,也是一代大儒。

  众人没觉得有问题。

  谦虚嘛,读书人都这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大儒。

  至于躬耕内阁主持秋闱什么的,很多人觉得商辂是在向朱见济表功,希望在致仕后得到朱见济的善待,尤其死后能得到追封,有个好谥号什么的。

  人之常情。

  谁不是为了生前身后名。

  商辂继续道:“然岁月翩然,一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老臣已是七十有四,古稀之年,双亲已故,儿孙满堂,承蒙陛下之治国家之盛世,家有大宅良田,子女甚孝善。然老臣鞠躬尽瘁,奔走于文渊阁,却无颐养之机,本是微臣之责,奈何人之古稀,其思也怠其绪也懒,虽陛下仁厚,愿以朝廷之俸禄养臣等老朽之庸臣,然臣读书而知进退,便有此悟:人之老朽,如枯木哉,无益于高屋建瓴,人之老朽,如星月西沉无益于朝阳东升。”

  这番话还行。

  反正致仕的理由嘛,总要说得好听一些。

  但商辂接下来的话,却让奉天殿里诸多上了年纪的老臣脸上挂不住了,商辂继续大声道:“人虽老朽,却不能倚老为尊,树无皮哉焉能长存,人无皮哉焉能善名,臣既老朽,当思退也,国家兴盛之际,我大明君臣理应群心齐力,以图盛世之长久,当此际,老朽如臣者,理应退观陛下治山河,坐看朝臣弄云起,要位养能臣,朽木何长蹲也?久居要位而无卓越之策,逆家国之强风,实为祸国之贼哉,岂是我等读书人之所为也!”

  顿了一下,说了句很不文言文的话,“没脸没脸没羞没臊不知进退者,庸碌之辈也!”

  …

  旋即大声道:“臣,恳请陛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