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3章 最牛逼的实验室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说来惭愧,他带了三个研究生,几乎都是纯放养的状态。

  岳弘毅还好一点,还跟在他的办公室里呆了接近一年,然后其余时间几乎都呆在沪市,就连这篇关于64位处理器微架构改良的论文,也是在高晓第的指导下完成的……

  而林克松和甘小雨两人,因为他俩都是学的应用物理这一块,除了理论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于是他俩被放羊的时间就更久了。

  但放羊归放羊,作为山总的第一批亲传弟子,他们三人只要是用于学术,那在远芯就真的拥有近似于无限的资源。无论做实验也好,还是寻求相关专业的前辈的帮助也好,就从没遇到过困难。

  以至于,李明柳开玩笑说苏远山的研究生是吃百家饭毕业的。

  一边看着论文,苏远山一边点头。

  看得出来,岳弘毅确实对64位处理器有自己的心得和理解——高晓第早就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了苏远山他在哪些地方帮了忙。

  论文看完后,苏远山只批改了几处,又对某些需要做引用的地方进行了标注后,给岳弘毅写了个简短的附件,表示岳弘毅这篇毕业论文再打磨一下,然后可以尝试一下ISSCC,如果被秒拒,那就换个水一点的期刊——反正试一试又不怀孕。

  至于说毕业答辩……

  开玩笑,山总的弟子,又被远芯CPU的架构部门打磨了两年,如果写的论文还过不了答辩,那怕是要笑掉大牙。

  给岳弘毅回了邮件后,苏远山又打开甘小雨的论文。

  相比岳弘毅,苏远山对甘小雨和林克松两人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两人早在两年前就蹭着何春华的团队拿下了关于石墨烯制备的一篇nature二作。

  别说在国内,就算在世界范围内,单论石墨烯这个领域,远山实验室那就是最牛逼的。

  毕竟是石墨烯发现者成立的实验室。

  如果算上苏远山的两篇nature,远山实验室已经诞生了五篇保质保量的nature。

  这五篇nature,分别涵盖了石墨烯的诞生,石墨烯的霍尔效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石墨烯的掺杂特性……

  批完论文后,苏远山伸了个懒腰,就在准备站起身做一套广播体操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咦?苏校长,有何贵干啊。”

  苏远山看到父亲的名字,干脆直接躺到了椅子上,笑呵呵地和父亲开起了玩笑。

  “臭小子,最近挺开心的哈?”

  电话中,传来苏星河院士的笑骂声。

  “嘿,还行。怎么了爸?有啥事儿?”

  苏远山这个私人手机,接电话接得最多的就是他母亲的,父亲虽然偶尔也会打,但每次都是有事,特别是公事。

  “嗯……想给你说个事。”苏星河教授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直接道:“远芯能不能说服一批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