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5章 我来承担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被那伙官吏坑害过的平民百姓而言。

  唯一让李絮耿耿于怀的是,那伙人未必会死,说不定只是罢官、或贬谪。

  大靖律法对士大夫阶层优待多多,允许他们交罚金买罪,很少判杀头,除非是犯了些十恶不赦的罪。如果只是贪污受贿,没有直接伤及人命(哪怕贪污这件事很可能间接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但中间逻辑很难判定),很可能就是罚没家产而已。

  她忍不住跟魏渠抱怨:“对了,你觉不觉得朝廷的律法有些很有问题啊?虽说刑不上大夫,但那只是针对平民的五刑吧?听说前朝的规矩就很严,犯了罪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怎么能因为尊重士大夫就给他们这种优待呢?总不能就士大夫的尊严要紧,百姓的尊严和性命就不值一文吧?”

  就算贬谪流放途中死亡率很高,被贬到偏僻荒芜小地方做官不比坐牢好多少,但,还是太便宜了那些人!

  前朝皇室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世家的后代,算是混血,既有中原人的精明狡黠,也带着点游牧民族骨子里的野蛮、肆意妄为。他们是马背上打的天下,崇尚武力,喜欢直来直往,律法方面也相对严苛。

  不像本朝大靖皇室,据说开国皇帝死因不明,继位者似乎有点得位不正的嫌疑,后来特别礼贤下士,推崇古礼、搞礼孝治天下那套虽然没错,太过温吞、忍让却也不是好事。

  魏渠一不留神就想多了,思绪飘得很远。

  见他难得陷入沉默,李絮忙道:“咳,我就是随便说说。当然不是要搞什么人人平等,就是吧,士大夫阶层人数太庞大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谁都知道不可能,可到底天子一家就那么点人,跟士大夫的人数没得比……”

  回过神来,魏渠眸色微凝,有些心惊。

  本朝科举三年一度,有时遇上皇帝整寿、新帝继位、皇太子成婚之类的大事还会加恩科,每次录取数百人,还有可以通过举荐做官的举人,再加上官宦子弟时常蒙受恩荫得官,文官们相对宽松的三五年一升的潜规则,这一年年积累下来,这个所谓的士大夫阶层确实是越来越庞大了。

  新的年轻官员层出不穷,官位却就那么些,越往后新科进士想要获得一个官位只会越来越难!

  且不说冗官冗费的问题,只说皇帝给予士人种种特殊恩遇,这样一个愈发庞大的势力集团难道不会有一天将前者压倒么?

  从前,他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不是现在的他能置喙的。不过,李絮的寥寥数语却点醒了他,让他看到了一个更真实广阔、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世界。

  他隐约抓住了一丝什么,只是还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那需要时间来证明。

  他深深看李絮一眼,突然笑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会有办法清算那些人。”

  只要有心,细心加上耐心,总能抓到那些犯官害人的把柄。有充分证据,间接的也能变成直接的,届时自然可以按杀人罪判罚。

  李絮本只是随口抱怨一二,顺便给未来朝廷栋梁洗洗脑,没想到对方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如果没记错的话,书里的男主进入刑部后干的事好像就是这个套路,千方百计钻空子,将本来死板的律法变成自己的最大武器,以微末小官之身斗倒了好些难缠家伙……

  不过,那应该是好些年后的事了。

  她这算不算是又把本就乱七八糟的时间线又揪乱了?

  “诶,你是不是该回去歇着了?”

  “还早,我不困。不如,你再跟我详细说说方才的想法?”

  时辰尚早,月色柔美,凉风徐来,难得两人独处,魏渠一点都不急着回去,便顺着李絮话头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下去。

  李絮也惦记着后日开考的时务策,便从善如流歇了催他的心思。

  虽然她不知道考题是什么,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争分夺秒帮魏渠开脑洞,就像前几天她做的一样。聊聊这聊聊那,吐槽下某项制度的弊端,就当是抛砖引玉,刺激他开动脑筋啦。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