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逆反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晦提及嵩阳书院每年入学学子数量都有限制,还要经过最严格的考核,县学里有几位学子也十分心动想要入学。

  魏渠最不喜受人逼迫,尤其是,连自己的婚事都变成别人拿捏自己的筹码,这种感觉非常糟糕。

  本来对方姝只是印象平平,现在直接跌入谷底。毕竟,方举人既然能来找他说这事,方姝就不可能毫不知情。

  然而,魏渠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就抬了自家爹娘做幌子,转述了他们希望他专心读书,至少要到明年乡试过后再考虑亲事的意思。

  方举人当时一听,果然有些松动,以为这是魏渠松口的意思。

  不料,魏渠话锋一转,说起嵩阳书院的事,又道离家太远着实不便,届时回来考乡试也麻烦,只能辜负先生美意,云云。

  正巧这时方姝用托盘呈了两杯热茶上来,羞答答把其中一杯递给他,又大谈特谈嵩阳书院的种种好处,说嵩阳书院每年多少学子中举中进士,上一科的榜眼也曾在那里求学。方举人也跟着附和,说起嵩阳书院的先生多半出身不凡,人脉极广,等等。魏渠本来就有点逆反心理,越不让他做的事他越想做。

  他从小刻苦读书,不是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逼的,也不是因为真的就爱这种寒窗苦读的日子,纯粹是因为早慧,早早认识到自己有这份天赋,而利用好这份天赋可以带着家人从困窘的生活中逃离出去。

  恰恰相反,因为他身体不好,他又格外勤勉自律,以至于魏广仁、王氏二人从来狠不下心逼迫他,还常常心疼他太过刻苦,时不时就要念叨几句让他别把自己逼得太紧的话。当然,这话最后也只起到了反作用。

  所以,魏渠对嵩阳书院存的那点兴趣、好奇直接被这对一唱一和的父女搅和没了。

  嵩阳书院虽好,出过无数举人进士,他却有着自己的骄傲。

  他不认为自己不如所谓的嵩阳学子,能去自然好,可以增长见识,但不去也没什么打紧。天底下优秀学子那么多,总不至于因为没去过这家书院求学就无法金榜题名。

  魏渠是个很实际的人,他考科举从来只是为了改换门庭、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从来就没奔着那一甲前三、夸官游街的荣耀去。他甚至想过,只要能中,就算得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也无所谓。

  进士和同进士的区别在于,后者不能入翰林,六部也很难进,最可能的路就是外放,从小小知县开始熬资历,到知州知府,如果运气好、有能力,也不是没机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做个都统、巡检使什么的。

  他虽然出身于这样的寒门,从未走出过新平县这一隅之地,但他心性通透,运气又还算不错,结识了钟老这么一位先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写的东西,如进士、同进士的“道不同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