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金州妇女攀比之心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不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受到了冷遇,一时间有些错愕。

  金瑬上前一步。

  “去岁,国库岁入米十六万石,别收米十三万石,合计二十九万石。

  宫中开支,两班俸禄,合计九万石,供应镇江二十万石,已经全部用完。

  如今金州将军提出,借粮三十万石,豆十五万石,其余物资不计,我国是无法支借的。”

  因为不少地方的抗拒,导致去年收入大减。

  听到金瑬所言,众人陷入沉默。

  “镇江军把守朝鲜门户,抵御蛮族,护朝鲜之危,不可不理,就把国内军饷挪出来。

  不过金州将军索要份额太大,减半吧。”

  朝鲜国主李倧说道。

  在他看来,给那些听调不听宣的军队军饷,还不如拿去给镇江使用。

  养活镇江军,他还是朝鲜的国主。

  养活那些有逆心的将领,他不一定还能是朝鲜国主。

  金瑬,李贵等两班官员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其实也很好理解。

  历史上毛文龙后期无法大量获得朝廷的物资,登莱运转来的物资杯水车薪。

  而东江镇还能维持不溃,就是获得了朝鲜的支持。

  从战马,盔甲,武器,火铳,到粮,布,豆等物资,由朝鲜一力承担。

  而仍然不够的,东江镇军民蜂拥朝鲜境内,朝鲜史料称的兵遍满西路,祸及鸡犬。

  又有托称乏粮,责出郡县,定平以南,则纵兵侵暴,掠夺牛马,搜刮家藏,沿路一空,民皆号哭。

  此事不一而足。

  为什么东江镇如此举动,还能在朝鲜获得国主和两班的支持,就是因为东江镇才是朝鲜新政权的依靠。

  东江镇虽然在朝鲜军纪不好,但是在毛文龙死去前的五六年间,保证了朝鲜新政权的平稳过渡,站稳了脚跟。

  前任朝鲜国主李珲,不论如何也是在朝鲜当朝几十年,从倭乱中建立势力,成为一国之主的。

  哪怕有了汉城巨变,但是朝鲜各地心向前任朝鲜国主的臣将不计其数。

  唐清安不想镇江军在朝鲜百姓中名声变坏,才把诸事提前敲定,让朝鲜主动供应。

  不过此事有利有弊。

  利处就是在朝鲜百姓口中,不用败坏镇江军名声。

  弊端吗。

  有些朝鲜官员看不清形势,不如历史上毛文龙数十万军民入境,让朝鲜官员直面军威,不敢轻易得罪。

  因此突然向朝鲜借粮,一则是镇江的确缺粮,二则也是向朝鲜两班敲得警钟。

  很快,朝鲜的回信到了镇江,唐清安立马回信朝鲜国主,信中用词极其温和有礼,对朝鲜国主的大义之举,感恩戴德铭记于心。

  同时承诺,朝鲜国主但有所需,金州镇江军民百万,定然朝发夕至,听取朝鲜国主号令。

  这一封回信写到了朝鲜国主的心眼里,一时间对金州的将军,极其的满意。

  而汉城的一千镇江兵,不但精锐而且军纪十足。

  更重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