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4章 最终的协议(2合1)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数目。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中,主人公意外得到一百万英镑的存款,甚至没花一分钱,仅靠这笔存款的影响力就获得了贵至公爵的社会地位,还得到了一位小姐芳心。

  这足以说明这个年代一百万英镑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目前英国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6000~7000万英镑,普鲁士政府则只有不到2000万英镑的税入。

  这还是普鲁士课税要比英国高不少的缘故。

  之前美国南方邦联政府正式破产之前,年财政开支超过1200万英镑。

  收入却仅有三四百万英镑。

  要不是好心的朱富贵陛下拿出700万银元入场帮忙,顺便用骨折价收购了一些南方人用不着的矿山和土地,彻底将南方邦变成了经济殖民地,否则戴维斯总统和罗伯特·李将军早就被人吊死在路灯上了。

  也正是这笔银元导致国际白银价格开始提前跳水。

  现在普鲁士的主货币,威廉老弟的塔勒银币也受累贬值。

  所以朱富贵要求普鲁士人用黄金还款。

  这也使得用于对明支付的专用货币“金马克”提前诞生了,不过这是后话。

  总而言之,这笔生意普鲁士可能很赚,但大明绝对不亏。

  首先是价值100万英镑的黄金。

  这笔钱不仅仅对于小人物来说是逆天改命的资金,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大口肥肉。

  白银的差价在逐渐变小,虽然不至于抹平,但也意味着大明白嫖的资金成本在变高。

  适当增加黄金储备对于大明抵抗系统性金融风险很有好处。

  第二,普鲁士是欧洲仅次于法国、奥地利的农业大国。

  历史上普鲁士兵进巴黎,威廉一世凡尔赛宫加冕,直到德国军队完全撤出法国,耗时长达三年的时间。

  只要大明的种子、种猪垄断普鲁士的农业市场,那么随着普鲁士征服法国,大明的种子和种猪也很有可能跟着一起征服法国。

  巴黎人可能会因为女人和德国佬困告而抓她们游街,处以私刑,但大概率不会迁怒与德国人带来的猪猪吧?

  毕竟猪猪可比女人可爱多了。

  第三,大明借壳上市,在普鲁士投资《新柏林报》。

  由于普鲁士及北德意志地区是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文盲率比较低,因此报纸在这一地区的销量极高。

  而且随着普鲁士的崛起,柏林也将逐渐成为欧洲大陆的第二心脏,可以辐射整个中欧东欧。

  这就为朱富贵的文化值敛财事业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虽然说,大明没有办法明着用报纸对这些日耳曼蛮子进行政治宣传。

  不过口号式的政治宣传本身就只是最低级的手段,真正的思想演变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朱富贵虽然不像俾斯麦,欧洲哪个国家没去过,和欧洲各国政要谈笑风生,但朱富贵对于这些阴恻恻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