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三章 彼此彼此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了。

  “你们不必多礼,朕今日请你们来,就是商议如何进攻襄阳府城的问题,合丹兄弟的奏折,你们都看过了,说说你们的想法。”

  塔察儿与兀良合台的目光全部都看向了末哥,他们等着末哥首先开口。

  末哥倒也不会客气,看着地图上面的襄阳府城,慢慢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还是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为最好,哈必赤兄弟率领的大军,在开封府城驻扎半年有余的时间,其写来的奏折,也是请战的,要求进攻四川,臣知道皇上考虑之重点在于襄阳府城,故而没有准许哈必赤兄弟行动,襄阳府城以及京西南路,乃是大宋朝廷的门户,若是失去了这里,则整个大宋的江山,将彻底暴露在我大军的剑锋之下,只不过四川的地形颇为特殊,且这里驻扎有大宋最为强悍之军队,故而臣觉得,解决襄阳府城之战斗,不能够孤立进行,在攻陷襄阳府城之时,也要剿灭驻扎四川的宋军,至少削弱他们的实力。。。”

  末哥说的很清楚,其意思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蒙古大军两线作战,都不能够放松,这样的建议好是很好,不过两线作战,必定会牵扯朝廷大部分的精力,而且在兵力的配备上面,也不能够疏忽,譬如说驻扎在开封府城的,只有两万蒙古铁骑,而驻扎在四川的宋军,总兵力至少在十万人以上,以两万人的蒙古铁骑,加上数万的新附军,想着彻底打败驻扎在四川的宋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忽必烈考虑的问题更多,朝廷此番是决定彻底灭掉大宋朝廷的,那么每一步的行动,以及每一次的战略部署,以及战术的发挥,都是至关重要的,若是朝廷决定两线作战,万一四川方面出现问题,甚至遭遇到败绩,对于襄阳方面就是沉重的打击,至少在士气方面是不小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忽必烈愈发的重视大宋的云川节度使吴邵刚,认为此人的能力和睿智不会在他之下。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朝中汉人大臣归心的问题。

  忽必烈短时间之内,无法克服对于朝中汉人大臣的厌恶之情,作为皇上有这等的看法,肯定是不对的,不过忽必烈也不是圣人,不可能完全克服自身的情绪。

  最近一段时间,忽必烈隐隐听说刘秉忠没有死,而是到四川去了,投奔了吴邵刚,他曾经派遣身边的宿卫秘密调查此事,可没有结果,也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

  可不管怎么说,郝经与张柔等人,都是投奔大宋朝廷而去了。

  归根到底,忽必烈的心结,还是将汉人当作外人看待,他相信朝中不少汉人大臣,同样将他当作外人看待,一旦大宋朝廷变得强悍了,恐怕不少的汉人大臣都会离心离德,前去投靠大宋朝廷,而蒙古人与色目人,则不会出现此等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