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重典_谢却人间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半。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这话并非白说,他命人将处决之人罪行书写出来,不光得到了受害人的拥护,还得到了一批认同这个做法的士林之人的追随。这些人不在乎名声,只在乎让行凶作恶者得到严惩。

  这股风潮渐渐壮大,朝廷之中有大臣看出来,试探的投石问路,可石头才扔出去,就有人揭了这大臣的短处,令其无地自容,灰溜溜的辞官了。

  吕相公早就称病不朝,宗相公在朝堂上也做了痴翁,皇帝则趁机颁布诏令,安抚百姓平民,虽然国库不丰,面临用兵,可竟然依旧减免不少地方赋税,以抚慰民心。

  赋税关联着物价,这多番操作之下,总算稳定了各地物价,没有因缺粮缺钱而造成更大的恐慌。

  许多人也改观着对许默的看法。

  明明在最初去临州的时候手段那样的温和,怎么就过了这才几年,就露出了真面目来了?这是奔着酷吏佞臣去的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一点不假,当今不拘一格,提拔年轻人,有不少新人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

  其中有一道士,手里有配方钻研火药,敬献之后,皇上特意开恩,允了其几个要求。虽没有赐下名号,可此人乃是秀行大师推荐,极大的缓解了佛教道教的冲突。

  有门路的立即意识到皇上的态度,闻风而动,民间开始渐渐松懈,不再将目光关注到道教身上。说白了,道教如果闭门修行,自己一心问道不问世事的话,那么世人也应该给人家留出这个存在的空间来。

  皇帝趁机缓解了各界几处矛盾,忙得日夜颠倒,每日睡眠都不足两个时辰,乔长天更是形销骨立,最近他负责将皇帝私库里头的东西往外鼓捣,要想卖出大价钱去,还不能只在京城附近卖,偶尔甚至要卖到真定府那边去,这一来一回,利润大,可时间也长,没日没夜,睁着眼恨不得一闭眼再睁开就是天明。

  十一月,许默送了一串人员名单进京。

  这些人试图往南方传递消息,证据确凿。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查出来的,竟然有几个甚至跟皇族还有勾连。

  乔长天一想到如果南方有了防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大刀阔斧的将这些人都抄了家。

  至于性命么:只诛杀首恶,其他人可以以银钱赎回。没有钱者,也可用劳工相抵。天下此时真是处处需要建设,不管是河道还是城墙工事,这种富贵人家的子弟多习武艺,身体抗造的很,可以使唤很久。

  到了十一月半,先帝做秦王时曾主持修建的河道松垮,有水利朝臣上书明年春汛要淹没附近良田,皇帝命人将所费财物砂石都罗列单子写来。

  拿到之后,乔长天从故纸堆里找到乔宝臻当年计算的用量,这一看,竟又发现今人还敢贪污河道银两,叫了人来分辩,果然一问便显露端倪。

  皇上震怒,将不少人都下了大狱,这种时候,抄家都是标配了,只剩下几个做实事的,可惜验算能力不足,还要靠着宝臻当年的一点草稿纸才能重新计算出来。

  是夜,乔长天大醉。

  皇帝找到他,恍惚听见他说了四个字。

  生不如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