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 环保大业_超级电力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构沟通一下就知道这是临阵磨枪,在之前与之后的暗访中也印证了这一点。与各部门行业的会议中,工业污染被认定为环境问题的主因,在各类工业中,稍微看一下煤炭消耗量,毫无疑问,发电行业又成为了主因中的主因。从国家环保局的公报来看。发电生产过程95年五百万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了全国的43%,躲也是没处躲的。

  在这种环境下,一直是个清冷衙门的环保部门。突然被拉上了会议桌的前排,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在国计民生问题上的权威机构,发改委的前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无疑与环境部门紧密联系。讨论制定治理措施。

  就如计划生育一样,沾上计划,权力都是不可置疑的。

  这是内因,还有外患。

  世界能源委员会(E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CED)等国际机构,十分热衷于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这已经不是问题,关注点逐渐偏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是持续存在的,发达国家不希望你经济发展太快,同样也不希望你影响地球的环境,总要想方设法阻止这两件事。

  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天不怕地不怕,光脚不怕穿鞋的阶段,自然可以对一切嗤之以鼻,阳奉阴违。但中国致力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当国际恐怖分子,在外贸、货币、金融等方面日益国际化,是不可能做到这样无视一切的。

  环境问题,也自然而然成为发达国家制衡中国的一种手段,“环境”与“人权”成为了两柄利刃,闲着没事儿就刮你一下,做黑你名声的同时,也逼迫你做出某种妥协,否则在国际社会,各行业贸易中就会被恶心到。

  本身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也没法做得太过分。

  在一次次《公约》的签署中,环境与排放问题愈发尖锐,上层都十分清楚,最新的,最狠的一次协定迫在眉睫,中国没的选。从趋势上来看,新一代,跨越性的排放标准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半年,也许一年,也许两年,总之不可能扛过两年。

  内忧外患过后,实事求是,这也是福泽子孙的事情,即便在经济发展上我们永不知足,但我们的肺也会疼的。

  通常排放标准的制定,是环保局、技术监督局来搞的,可这次牵扯到了再次申奥的政治任务,最强大的部门,计划委也参与到其中,负责尽快促成这件事。

  计划委内的领导干部,多数是理论出身,长于研究与探讨大问题,大方向,不可能做到对每个行业都精通,环保部门也同样,在这个阶段,他们更善于吸收国外的环保经验,甚至在控制参数上也是如此。

  研究与讨论,实际上在94年就开始了。

  当对于煤电行业污染治理的第一套方案,摆在黄正辉桌子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