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5章 新电影_我前妻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得加钱。”

  “呃……加钱是肯定的,但是……江先生不同意的话……”

  “没事儿,我和谣情已经说好了,你们直接去和江述谈吧!”

  “好的,明白了。”

  “拜拜。”

  书房里。

  江述在准备新电影。

  他选择电影的最基本的条件,只有两个。

  一是观众喜欢,总体口碑好。

  二是自己喜欢。

  有的电影观众喜欢,但他无感,他就不太想拍。

  如果是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又如何能把它做好呢!

  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后,才会有其他细分的情况。

  比如制作周期,经费预算,首要目标是票房还是口碑,等等许多因素,都会将选择的范围逐渐缩小。

  江述选择的这部电影,就是那部自己挺喜欢,大部分影迷也喜欢,但也有一部分观众觉得它没那么好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4年,当年票房只有2800多万美元,片方是亏麻了。

  现在已经过去了接近三十年。

  如果导演知道这部电影多年以后在全世界会有许多影迷喜欢,但票房也会遭遇滑铁卢。

  倘若让导演带着这些信息重新回到过去,他还会愿意拍这部电影吗?

  肯定会的。

  原因非常简单,不说理想主义者的那些空话。

  其实这部电影后续的录像带各种版权,让它还是赚钱了的。

  既然赚钱了,影迷又非常喜欢,那也没有不拍的理由。

  毕竟是国内豆瓣和国外imbd双榜评分第一的电影,说大部分影迷喜欢它,肯定也没问题。

  在一众经典国际影片中,这部电影总体上也算是小成本了。

  只要没有特效,可能都算小成本。

  如果是在国内,就凭主角非法越狱逃之夭夭这一点,就政治不正确了,肯定很难过审。

  体制内的监狱长是个大贪官,也不太好。

  在国内拍摄想过审,最后男主就算越狱了,也得被抓回来,或者自己回来自首。

  这种结局,这部电影就崩了。

  而且这部电影,也不适合汉化翻拍。

  比如电影中的圣经、信仰,国人根本不吃这一套。

  还是原汁原味的拍摄更好。

  至于电影完成后能不能在国内公映,感觉应该问题不大,因为电影里讲的是美国人的故事。

  不一会儿。

  江述的手机响了,是香奈儿方面打来的。

  他还不知道两个女人谈出了什么结果。

  但看香奈儿打来电话,估计她们已经和前者说过了。

  “江先生,苏书小姐已经和我们说过了,要把代言人换成顾小姐,让我来和您谈谈具体事宜。”

  “好的。”

  江述闻言,便也知道结果了,对方肯定不会拿这件事骗他。

  至于具体事宜,主要还是加代言费。

  其实就算代言人不变,只是把苏书提为全球代言人,那也得加代言费。

  越高级的头衔,价钱就是越高。

  更别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