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借东风_小山重叠金明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任黄门侍郎,替天子草诏。兼官城门校尉,掌管城门锁钥。十六岁,迁御史中尉,监察百官,掌管天下刑名司法。十八岁迁中军将军,统领禁军,同年则加官侍中。”

  “这履历如何?”

  云天赐笑:“你我这等,朝中混一辈子,都不见得能混到侍中。人家可是十八岁做侍中。这可是宰相的名分。”

  贺兰逢春拍手笑:“妙!你的意思是,他做过城门校尉,想必他有洛阳城门的钥匙,跟洛阳各城门的守军也相熟?”

  云天赐谦虚一笑:“义弟说的没错。”

  贺兰逢春道:“他做过禁卫军的统领。禁卫军的人,他想必也都认识?”

  “岂止是认识。禁卫军杨氏就是他的人。还有郑季明、郑先护。他若是登基,禁卫军必会支持。”

  贺兰逢春高兴不已:“这人可真是妙!”

  “不仅如此。”

  云天赐道:“他父亲任城王,是孝文皇帝的亲兄弟,当年也是名满天下的贤王,有大功于国,为人又忠诚谦厚,因遭猜忌,被皇帝给杀了。天下人无不喊冤。他母亲可是个烈女,当年他父亲被皇帝给毒杀,这位任城王妃,当众唾骂皇帝,为夫喊冤。虽不是男儿,更比男儿刚烈。天下人无不敬仰。而今其子继位,正应了民心所向。再者,他母亲出身李氏。中原汉姓大族,李、崔、卢、郑,彼此沾亲带故,也都暗地支持他。他封地所在的冀州本地望族,如高氏也同他关系亲密。他当了多年天子近臣,暗自经营,积攒了不少势力,咱们若是支持他登基,洛阳城可以不攻自破。”

  贺兰逢春道:“这还真是缘分。咱们铸金人,刚好也是他。”

  “天意难违。”

  云天赐道:“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了。”

  贺兰逢春犹疑道:“他既是身份贵重,必定爱惜羽毛。咱们现在是攻打京都,说的不好听叫犯上。他愿意放下身段,跟咱们合作?”

  云天赐道:“天子毕竟死了。洛阳形势复杂,上有太后,小皇帝,下有诸王。他靠自己一个人要摆平也不易。而且,他现在被革了职。他跟他兄长,去年被人弹劾,双双贬官,而今处境不利,朝廷不信任他。他需要的咱们帮助。”

  “洛阳城强攻不易。”

  云天赐指着地图上那条线:“这有黄河天险阻隔,易守难攻。要想渡河,只能经这座河桥。太后要是破釜沉舟,断了河桥,咱们可没办法游过去。我的意思就是,让乐平王,先出城来,和咱们会合,先登基,再借新君之名入城。如此名正言顺,便不算犯上。禁卫军素来就支持乐平王,见人心所向,必定会弃甲投降。”

  “这一招叫借东风,咱们要上洛阳,需借乐平王的东风。”

  贺兰逢春召集众将领商议。颇有将领,不同意此举。

  这样做是有隐患的。

  “照如此说,乐平王既然有这么大本事,能让禁卫军投降。到时候入了城,禁卫军二十万,咱们区区两万人,到时候是谁听谁的?他又是皇帝,他要是看咱们不顺眼,咱们不得成了他网里的鱼?他要是给咱们来一手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如何?”

  “断不至于此的!”

  云天赐道:“乐平王为人仗义,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众将领又说了:“云天赐他是宗室皇亲,我看他的话信不得。说不定他跟那乐平王是一伙。他们可都姓云!”

  贺兰逢春还是很相信他这个义兄的,忙安抚众将领:“咱们都是北人,只有义兄是朝廷中人,熟悉洛阳的形势。义兄说的也是实情,咱们确实兵力有限,攻取洛阳胜算不大。即便打胜,也要损兵折将。不如智取为上。”

  遂采纳云天赐的建议。

  贺兰逢春要派遣一人偷偷潜入洛阳,见乐平王,商议此事。

  云天赐手写了一封书信,寄与使者:“恐乐平王有疑,这是我的信,到时递与他。”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