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特务机构_谍海偷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位的刺探情报。而情报研究课,是专门针对我们力行社的。

  万田义男在会议中特别强调,不要急着和对方开战,开战前,要摸清楚敌人所有的喜好、习惯、甚至是生活规律,只有掌握到了这些,才能一击必杀!

  这个人是个劲敌,我必须提醒在座诸位,不要大意,小心谨慎。”

  丁远森听得很仔细。

  他在意的倒不是万田义男,而是此人才到上海,力行社方面对其内部情报就掌握的如此清晰,是不是有卧底在他们当中?

  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这段时间,趁着空闲,丁远森翻阅了大量的文档,狠狠的恶补了一下知识。

  在上海情报站打响之后,力行社有大量的人员被日方策反,给组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而力行社也及时吸取了教训,摈弃了过去大量使用帮派成员的做法,开始将特务专业化、职业化。

  从1935年的夏天开始,戴笠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特工网络做打算了。

  刚开始他是在他在杭州警官学校内秘密成立了一个“特别训练班”,学员主要来源于特务处内文化层次较高的干部。

  这些人会被分配在六个纵队中的一个:一到三纵队是训练普通秘密警察或治安人员;四队训练“全能型的特工”;五队训练驾驶员;六队是无线电通讯人员。

  其中,四队名气最大,它设有密码术、侦查和监视、爆炸、摄影、驾驶、射击、政治和外语课程。

  而特务组成,也从社会成员,转而到军队里去挖人。

  尤其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被力行社大量的拉人,弄到后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力行社闹到不可开交,官司直接打到了委员长那里。

  这也可以看出,戴笠越来越重视人才和素质的培养了。

  同时,力行社专门开始研究日本特务机关的运行方式,反过来,悄悄的策反日方人员,尤其是那些为日方各个机构服务的中国人。

  戴笠还亲自在上海制定了一个撒网式的计划,派遣出大量的特务,想方设法的潜伏到日本人的身边。

  比如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需要招聘两个清洁工,力行社一口气派出了十几个人去应聘。

  从外在条件看,都是身家清白,和特务看起来没有任何关联,而且全都是有当地保人的。

  十几个人,只要有一个应聘成功留下来,那就是胜利。

  真有一个人成功应聘的。

  他的工作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你死我活。

  这名潜伏人员,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从生活垃圾里,找出一些纸张碎片,力争从上面挖掘到有价值的情报。

  甚至,有一次他还提供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情报:

  从使用过的草纸分析,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石射猪太郎应该得了腹泻。

  及时掌握了这一情报的力行社,立即告知了正在与其进行谈判的上海市市政府,随后,上海市市政府谈判代表在谈判中使用了拖延战术,很是为中方争取到了一些好处。

  这是最真实的潜伏写照。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核心机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那些没人在意的小事,发掘到一星半点的线索。

  然后把这些碎片慢慢拼凑起来,最终组成一份完整的情报。

  而这,也是丁远森需要去学习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