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6 中师生_致富从1978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一天到晚呆在工地给我盯着!

  虽然建筑队有技术员,但工地上有个自己人还是放心。

  不过,这个人要懂点建筑,而且还要能吃苦,谁愿意大热天老待在工地上?

  一时间卫向东没想到合适,但卫长河却找上门来。

  “向东,我听说大队修学校少一个监工,你看我怎么样?”

  卫长河年轻的时候修过水坝、道路、听说还修过县礼堂,多少懂些建筑,只不过,一天到晚泡在工地上身体吃得消?

  卫向东说出自己的疑虑。

  “放心,我身体好着呢。”卫长河把胸脯拍的震天响:“有事做总比没事干好!”

  原来卫长河当上队长之后,发现现在这个队长简直没事可干,不用每天催社员上工,桑茧农场的所用权已经归大队他也管不着,缫丝厂倒是队上的企业,但他又不懂没法指手画脚,而且李江红可是厉害角色!

  连别的队要从社员那里要收各种税费这种麻烦事在四队也没有,因为全队社员所有需要上交的税费全部队上出!

  财务呢,有卫富贵和自己的孙女卫雅丽打理的井井有条,自己这个队上简直闲的蛋疼。

  干脆去当个监工,总比呆在家强。

  既然卫长河愿意,卫向东也就答应。

  老同志嘛,发挥余热。

  这天下午下班后食堂上吃完饭,卫向东没有回家而是在办公室看文件,一段时间没见到的外甥女周娟推门进来,说她爸从鹏城回来了,让卫向东回家商量点事。

  “小娟你不是正忙着复习吗?今天咋有时间?”卫向东有些奇怪。

  周娟忙着参加中考,每天早出晚归,周末还要到学校复习,卫向东又不经常回家住,很少能见到她。

  “小舅,我已经考完试放假啦。”周娟甜甜一笑。

  “哎呦,瞧我这记性......试考得怎么样?”

  “还可以吧,正常发挥。”

  “那就不错,走!我们回。”

  卫向东骑着自行车带着周娟回到家里,就就看到穿着花衬衣的周汉生正在和大哥卫向北闲聊着什么,姐姐和嫂子都在。

  这家伙,打扮越来越来时髦,脖子上还挂着一副墨镜,也不怕被我爸看到骂他。

  卫向东心里暗笑。

  还好,父母都不在家。

  卫向东回来,闲聊了几句在花城的事,周汉生就说起正事。

  卫向东又把话题说到正事,周汉生才说自己的女儿小娟中考成绩很好,能进全县前五。

  厉害啊!

  卫向东大为惊讶,看了一眼周娟,没想到自己的外甥女学习这么好!

  全县前五,如果高中再好好努力,青华燕大之类不敢说,但考个全国重点大学没问题!

  “小娟,那你上高中一定好好学,争取考上青华燕大!”卫向东鼓励道。

  目标嘛,要定高点。

  可没想到周娟回到道:“小舅,我准备报考中专,宁宣师范学校。”

  什么?

  中专?

  卫向东一脸惊愕,猛然转过头看着周汉生。

  “这是她班主任的意思,上个中专稳当,俗话说的好,隔夜的金不如到手的铜,再说出来当老师那也是国家干部。”周汉生解释道。

  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也是这意思。”

  又是中师生!

  这个年代的中师,特别是农村,好多都是班子里的尖子生上的,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素质,却选择上中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张饭票。”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

  但对他们个人的前途来说,选择乡村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确实又是大不幸。

  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这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悲情的色彩。

  这不是卫向东毫无意义的感慨,因为他来到这时代之前,教自己语文的就是一位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语文教得特别棒,特别是古文诗词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只可惜,他是文凭只是中专,职称上不去,到退休也只是一个中八档。

  卫向东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外甥安走这条路。

  既然自己的外甥女有能力考上大学,为什么不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