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三章 开考_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儒生,入了官场还是要低人一等。

  不入官场就只能给那些士绅做个幕僚。

  这可不让辛方正能满意。

  所以辛方正的穷是因为穷讲究。

  而这次五经科考试,本来也是考五经,儒生的范围,辛方正虽然对于这个不屑一顾。但是这个考试选拔人才是开一世之先河。

  有点离经叛道的意思,而自己也对最近新的地方老大刘备很感兴趣,所以就来了参加考试。

  通过搜集信息,分析思考,发现这个团队有希望,合胃口,打算跟着干了。

  不过辛方正这一次参加五经科考试,虽然看问题不难,考的基础要的人多,自己希望很大,但是并不打算录取了自己就去。

  因为从王朴哪里得到了日后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

  自己学的东西能正大光明的用来博取功名富贵,也不用套上儒家的皮。

  之所以还参加这次考试,主要是考着玩玩,或者说看看试卷,体验一下氛围。

  多考两次也能增加些经验,也多一些机会。

  颇有些董良后世参加公考的那些人,一年到头恨不得把全国所有的考试都报上,参加十几,二十次考试,增加自己上岸的几率。

  有的人考许多年一个岗位拿不到,有的人一年拿好几个岗位的资格,慢慢的挑选。

  人与人的参差总是这样。

  辛方正就属于可以拿到好几个岗位的人。

  但在场的一千二百三十名考生里却大多数属于碰运气拿岗位的。

  只因为他们都是穷人,读书未必读的全,读书没有人教导只能自己想。

  而他们往往没有选择科目的机会,都是有什么书读什么书。

  所以他们也未必全是读五经的儒生。

  说不定许多是和辛方正一样,是学法家的,学道家的,学杂家的……

  只是他们也许也是来考察考察,也许是不如辛方正有底气,也不在乎是否披上一层儒家的皮,就是想碰运气能不能被录取。

  对于王朴来说,这次的考试是十拿九稳。

  一来他虽然只读半部诗,但是因为钻研的深,凡是自己读的,一定能背诵默写。

  而自己运气不错,此次卷子上出的题目,自己会的占七成。

  而因为自己钻研的深,理解的透,对于《诗》的思想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而且《诗三百》也是许多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种民歌的总结,蕴含着劳动人民的呼喊。

  王朴自然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而王朴有信心能把这张试卷回答的得个六七的分数。

  针对自己的岗位选择,和这些考生的素质来看,基本上自己的劝农官上拿到手了。

  而远远的,董良,诸葛亮,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等人,都暗暗远眺一番。

  看着诸多书生埋头答题,也感觉成就感油然升起。

  薛敬文却没有时间过来观看,正在县衙里编纂参考答案呢!

  五套试卷的参考答案,都让他一个人去写。

  他还觉得是被器重,被敬重自己的能力,非常高兴的埋案苦干呢!

  时间在考生专注的精神中,一点点的悄然流逝。

  很快的,一个半时辰悄然过去。

  “当……”

  铜锣响起!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