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 百年会谈 一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用官银,不成咱们就在胶州府的烧锅作坊建几座银炉。自铸官银,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你也得储备一些铜材的,压板机多进一批。弹壳也需要这个的,铜材,尽量多储备一些,至少十船吧!”

  想了一下,李大成这边也没太过催促,这些事儿是急不来的,大约估算了一下,他也给李诚有提出了要求,一船铜材按一千吨来计算,十船铜材一万吨,一个铜板的购买力,差不多可以按一块钱来算,一万吨铜材,差不多够暂时铸币所需了。

  “叔,铜材咱们这边的便宜一些,但官府有限制,外洋的贵了至少三成,有些还得贴补运费,这里的差价很大,您是不是让桂贝勒通融一下各地官府呢?咱们从湖广云贵一带购置便宜一些的铜材呢?”

  出口跟进口,里面是有很大差价的,在云贵四川这些地方,铜材只有市价的一半作用,有的甚至更低,运到上海道那边,价格就得翻一倍,但国内的铜材即便运费翻倍,价格也远低于国外的,国外进口铜材又是一笔多余的花费。

  “此事咱们自己来做,大成公的事情,你最近多上心,一旦老娘们回銮,我这边就没时间顾你那边了。”

  铜材,也算是大清的战略矿产之一,各省的机器局、铸币厂都盯着西南一带的铜材,现在这事儿不能乱作,李大成以不回答拒绝了李诚有的要求,十船铜材不过两三百万两,因为两三百万,让朝野各方关注桂顺这边,不妥!

  “二爷,盛宣怀来访!”

  李大成账房王茂斋的一声通禀,打断了李诚有要诉苦的话,钱在大成叔的眼里,这段时间也不算钱了,大成公、振威军、医府,这银钱如流水一般哗啦啦啦的走,除了货物跟正在建设的仓房,一点赚头都没有,就这么个花法,再多的银子也不够花啊!

  “请!

  诚有,你让大成公的人统计一下,山东地面甜高粱推广不错的州县,张弼士是南洋糖王,在青杆制糖、制酒方面,他应该是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朗姆酒的事儿,你也多与张弼士带来的人沟通一下,对洋酒市场,他们比咱们熟悉。

  甜高粱的推广,大成公也要加把力,不成就预付一部分粮款,主要区域,就以胶济线、胶沂线为准吧!

  另外拢一拢咱们手里的外币,近期,胶沂线的物料也要准备了,汉阳铁厂那边怕是没指望了,只能外购物料,外购铁路物料,以美国洋行为主,先花老毛子的卢布,尽量在短时间之内把卢布花完,东三省战事一开,卢布怕是要贴水的。”

  不理会愁眉苦脸的大侄子,李大成又给他加了加担子,盛宣怀来了,胶沂线、胶济线应该可以双线施工的,胶济线的物料。德国人会办理,胶沂线的物料,汉阳那边现在专供京汉铁路,而且汉阳那边的铁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