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章 迎亲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灏的猜测并不完全准确,朱棣沉默的原因之一是他认识李芳远,前几年李芳远去京城献贡马,途经北平时拜见过朱棣。

  因姓格年纪身份经历无不相似,朱棣和李芳远很是言语投契,是以朱棣是支持李芳远继承朝鲜国主之位的。

  朱棣和姚广孝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北方强敌身上,很少有留意过朝鲜局势。对朱棣来说,朝鲜是恭顺的属国,他更看重的是朝鲜国王臣民对于天朝至高无上的皇帝所发自肺腑的承认和崇敬,并渴望得到帝王的册封和褒奖,要的是顶礼膜拜的满足感,说穿了就是只求虚名不重实利。

  徐灏的建议令朱棣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期以来中国对周边恭谨小国所采取的国策大多是不干涉其内政,是一种俯视善意和蔑视无视兼而有之的心态,也算是儒家提倡的以仁为本。

  徐灏的处世观点正好相反,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没有与邻为善,只有冰冷冷的现实和利益,利益所至哪怕亲手造成他国洪水滔天。

  朝贡体系的一大弊端就是满足了帝王虚荣心的同时,中饱私囊了官和商,对于国家没什么益处。

  徐灏没有想到初时动了心的朱棣转眼间拒绝插手朝鲜内政,因燕王不想留下污名,这时候徐灏恍然发觉站在面前的朱棣,就是历史上好大喜功的永乐大帝。

  历史上李芳远发动政变诛杀了世子李芳硕,紧接着又战胜了四哥李芳干,逼迫二哥李芳果禅让国主,派出使者请求朱允炆册封和认可。

  朱允炆当时明知李芳远以下犯上,因和朱棣的战事处于下风,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承认了李芳远的名分并赐予诰命亲王爵,要知道朱元璋始终拒绝承认李成桂的国主身份,头衔是权知朝鲜国事。

  等到后来朱棣登基后,大方的不追究往事,李成芳遂成了大明承认的朝鲜国王,赐给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等等。

  徐灏依稀记得朝鲜从李成芳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末,出现朝鲜文字等种种革新就是从李成芳开始的,而那时的朱家皇朝呢?百万皇族早已是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眼见朱棣的固执和朱元璋如出一辙。徐灏有些失望,他原计划是想持续不断的引发各族争斗,加深各族之间的仇恨,待时机适合时,从而令朝鲜出兵彻底剿灭满清主体的建州女真,然后大明出兵占据整个辽东,增加移民设置郡县。

  不管计划可不可行,起码得尝试一下,问题是现在没有朱棣的支持很麻烦。可预见未来几年的时间里,燕王府所有注意力都是南下作战。

  晚上回到家中,徐灏马上亲笔写信给朝鲜坚决主张对大明采取事大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