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0 梨花丞相吐血致仕_楚氏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丞相的最大政敌,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小昏侯和谢胡雍丞相之间,实力相差悬殊,犹如鸡蛋和巨石,毫无可比性。

  小昏侯这本是自杀式的一波冲锋。

  却居然无意之间,对稳坐十年的主相谢胡雍,砸了谢主相一脸的鸡蛋糊,完成了一记绝杀。

  成功的在万军之中,攻陷了敌方固若金汤的主大营,直取上将首级。

  太子项天歌趴在桌子底下,憋着笑,肚子都在抽筋。半响,才恢复过来,钻了出来,一本正经的端坐在太子位上。

  楚天秀挠了挠头,看到周围众朝臣们一副惶恐之色,望向他。

  他不由满脸都是无辜。

  这关他小昏侯啥事啊!

  谢主相自己气愤的大声嚷嚷要辞官,皇帝一口痛快的批准下来。

  他什么事都没干。

  不对,他干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补了一份贺礼,送了一首贴切无比的《梨花丞相》诗,给老丞相新纳小妾进行道贺而已。

  仅此而已嘛!

  谢主相倒台这件事情,跟他半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

  “谢主相请辞,告老归隐,朕深感痛惜啊!

  然,朝堂不可一日无丞相总领百官政务。

  御史大夫孔寒友,这主相之位就由你来接任吧!

  另外,王肃副相,你接任空出来的御史大夫之位。

  至于副相由谁接任...孔爱卿这几日拟个人选上来,朕看看再做定夺。”

  皇帝项燕然重新登上了金銮殿上的宝座,威严的目光扫过众王侯朝臣,淡淡道。

  他拍板,把这件事情彻底定了下来。

  新主相上位,谢胡雍想厚着脸皮回来要官,那也不可能了。

  “臣领命,臣抓紧把副相的人选草拟出来。”

  孔寒友心头激动,上前一步谢恩。

  朝堂三公排位,“丞相”统领百官居首,“太尉”统领军政次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最次。

  他的权势原本是最小,只能占着御史台。

  可是随着谢胡雍主相的倒台,他现在由御史大夫一跃晋升主相,为朝廷百官之首,终于可以大手笔,主持大楚皇朝的制度改革了。

  他晋升为主相之后,废黜“岁举制”已经变得要容易许多了。

  “老臣领命,谢圣恩!”

  王肃副相有些无奈,却又甘之如饴,接受了这个安排。

  而副相看似离主相只差了一个主副,其实差了足足三个位置,并非“三公”。他要先晋升御史大夫,才有希望晋升主相。

  这次升任御史大夫,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升迁。

  毕竟,位列三公者,方可封侯!

  他已经有资格封侯了,只等合适的时机提出来。

  殿内,太常卢梓、郎中令崔浩然、少府萧恭望、大鸿胪刘骐、廷尉郑景荣、大农令杨褚,等等九卿们彼此看了一眼。

  这副相之位,应该会从九卿高官里面选出一位来。

  “臣等附议!”

  众王侯、朝臣们附议,再也无人坚持反对改革岁举制。

  所有朝臣们都知道,大楚朝堂的格局大变了。

  孔寒友晋升主相。

  而王肃晋升御史大夫。

  这相当于,把儒派首领孔寒友,放到了一群门阀勋贵官员之中,成为了他们的名义长官。

  而把门阀勋贵派的副首领王肃,放到了儒派御史们中间。

  两位领袖进行了一次对调。

  门阀勋贵派还怎么团结一致的战斗?

  御史们看到王肃成了御史大夫,也都有些懵!

  还有一点极为关键,皇帝给了孔寒友一个草拟“副相”的提名权。

  这意味着,孔寒友有机会用“副相”的位置,拉拢一名九卿,跟他同盟。这无疑,会极大的瓦解门阀勋贵派内部的团结。

  “今日大午朝,众卿商议许久,天色已晚。其它事务来日再议,退朝吧!”

  皇帝项燕然对这个战果已经很满意。

  谢胡雍丞相主动辞官,搬开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换孔寒友上位,废黜岁举制已经相当于大功告成。

  鸣金收兵。

  下一步是确立新制。为朝廷,选拔出一大批最出色的人才,为帝王所用。

  究竟是采用孔寒友提出的“中正制”,或者是其它什么制度,这要让众王侯、臣们回去好好商量、谋划一下才是。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