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十五倍收益_华娱之二代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少电影能卖到东南亚?

  这还有一个基础,东南亚也算是大中华文化圈,而北米则是另一种思维和文化。

  就算能够在东南亚上映,成绩又如何?是否比得上好莱坞亮眼?

  林荀之所以说这么多,就算为了心平气和的对待好莱坞。

  你还真以为像小说写的那样,男主角虎躯一震,瞬间征服好莱坞,征服外国观众!

  怎么可能?

  为了获得好莱坞和外国观众的认可,陈龙拼了命,李联结也付出良多。

  这还是建立在他们是单纯的武打明星上。

  肤色上的差异,种族之间的歧视,这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变得。

  导演还好,这毕竟是幕后工作,观众看不到,自然也不会特别在意。

  事实上,好莱坞就有不少亚裔导演成功的先例,而演员却是很少。

  好莱坞的电影中,亚裔专门出演小偷、打手、刺客,你以为这是巧合?

  这分明是好莱坞的刻意针对。

  林荀为什么说这么多?

  自然是有原因的,史蒂夫邀请林荀前往米国发展,带领他去混好莱坞。

  听到这个消息,林荀先是有点懵,然后又觉得没必要,国内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好。

  去好莱坞,顶多是当个打工人,而在国内,一旦搭上这趟顺风车,他也能成为大佬。

  “小林,好莱坞的确不容易混,不过呢,这也是一个好机会。”

  “林导,你可想清楚,就咱们国家如今的情况,全年的票房还抵不上人家好莱坞一部电影。”

  ……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许箐和张志华都在劝林荀,说这事千载难逢的机会。

  老实说,作为后来者,林荀可是很清楚,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

  只不过呢,如今的共识就是海外的月亮总比国内的圆,电影界更是如此。

  就连张毅谋、陈诗人等人都在埋头冲击奥斯卡,更何况是其他人。

  仔细一想,林荀果然有些犹豫,他不是怀疑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而是因为一句话。

  如今的国内电影市场,甚至还赶不上人家好莱坞的一部电影。

  这话真不错!

  可以这么说,国内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应该是从2010年以后。

  距离现在,还有七八年时间,难道林荀要一直在国内慢慢玩?

  老实说,他有些不愿意。

  只要事先在国内打下基础,然后等着时间到,搭着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的顺风车就行。

  而这段时间,林荀完全可以到好莱坞刷副本,通过好莱坞,他还能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国内,拍出一部票房破亿的电影,他能分到多少,顶多几千万。

  可是在好莱坞,虽然也是几千万,不过却是米金,截然不同的收益。

  “或许,可以到好莱坞看一看。”

  林荀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去了好莱坞发展,又不是代表他不回国。

  再说了,到好莱坞发展也不是那么容易,那里远比国内残忍一百倍。

  林荀打算先和史蒂夫聊一聊。

  毕竟有着华影的路子,《海边的琴岛》的卖片之旅很顺利。

  尤其是日苯和高丽,先后拿出不菲的价格购买版权,着实贡献了不少。

  200万欧元+近500万米金,折合华夏币6000万,是《海边的琴岛》投资的十五倍。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