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_李泰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名单上悄然划落。

  众臣不由心疼皇帝,好好的三道选择题,现在成了只有唯一答案的填空题。

  ……………………

  皇帝和各方门阀不是瞎子。

  与皇帝而言,若江山交给魏王,大唐在他百年后就能够延续贞观之治,乃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对门阀们来说,魏王表现出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能够让各家的利益得到巩固和提升,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完美的帝国继承人。

  唐初的门阀,其负面作用不可谓不小,但其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因为府兵制的施行,大唐耕战一体。

  关陇集团因为掌握着土地和兵员,这个集团要获得荣誉和利益,首要乃至唯一的途径,便是不断对外发动战争。

  唐初扩张欲望和战力强悍无比,因为打仗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山东新贵集团,原本是笔杆子的代表,对于军队的掌控并不强。

  随着李世民压制关陇集团,转而扶植新山东集团的施行,新山东集团渐渐也开始掌握兵权,比如李勣、程咬金便是杰出代表。

  新山东集团崛起后,在府兵制的国策之下,其表现出的扩张欲望比关陇集团只强不弱。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关陇和新山东两大集团,当两者总体利益诉求合流以后,整个大唐便化身成为准军国集团。

  整个帝国充斥着躁动、侵略、扩张的强悍基因,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二致。

  关陇集团和新山东集团的军事贵族们,便成为了大唐的容克贵族集团。

  若大唐雄主当政,将对外扩张定为国策,那么两方势力就能和衷共济,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大唐开疆拓土。

  若大唐国主暗弱,帝国从扩张变得内敛,两个集团就会彼此撕咬。

  道理很简单,不能做大蛋糕,大家就只能抢蛋糕。

  军事贵族集团的基因,决定了他们要选择的皇帝,必须是一个能够带领他们开疆拓土,不断为他们带来胜利和利益的雄主。

  这就是为何原本历史上,即便李治这个公认的懦弱皇帝上位,唐军照样打得周边国家满脸桃花开的根本原因。

  李治不能领导军贵集团,朝政也不能彻底掌控,因此军贵集团在推着他,或者绑架他前进。

  这货的能力……

  原来历史上,李治在立为太子后不到一年,李世民就后悔了。

  他跟长孙无忌吐槽太子懦弱,他想换李恪上位,这事儿也埋下了李恪必死的炸弹。

  李治暗弱,可见一般。

  李治这个菜鸡领着唐军一群猛虎,照样横扫天下,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版图。

  唐军好战嗜血的基因可见一般,在中华历史上,仅有大秦帝国可以媲美。

  从历史来看,大唐军贵集团对一个武皇帝的渴求,几乎是基因的本能。

  李泰浴火重生后横空出世,与大唐军贵集团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因为一个懦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