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凌烟论英雄_李泰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臣也没有人敢发声,但他们同样对名单充满好奇。

  这是为大唐鼎国而战二十年的论功排名,此情此景,名单一旦公布,皇帝九成九便不会更改。

  丘、薛二人虽是矛头对准魏王,在皇帝看来,这何尝不是对皇家的逼迫。

  若无今日一场闹剧,魏王将名单私交皇帝以后,如若不妥,皇帝还可以与心腹重臣商议再做调整。

  丘行恭两人一闹,魏王当众公布名单,若名单事后调整,则皇家威仪何在?

  以后朝廷大事人人如此效仿,政令还如何推广。

  因此今天皇帝不论心思作何想,不论魏王名单是否合他心意,他都必须力挺李泰。

  李泰和皇帝此时一条阵线,这个道理除了太子三人以外个个门清。

  “既然二位将军如此诚意相求,孤便趁着大家伙儿都在,将名单公布了也好。”

  李泰并未退缩,他选择了硬碰硬。

  清了清嗓子,李泰高声唱名道:“大唐凌烟阁二十四臣者……

  第一臣: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愣了,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泰,他虽然功高也得皇帝器重,却是万万不敢奢想自己能够排名第一。

  论武,李靖、李勣一大票战神屹立朝堂。

  论文,他不如杜如晦、房玄龄,杜如晦已经仙去,房玄龄还好端端的。

  凌烟阁第一啊,他做梦也不曾想能得到这份荣誉。

  这一定是李泰的投名状!

  青雀儿,你……有心了,舅舅会记得你这份情!

  李世民眸子神光爆射,在他心中,长孙无忌乃是凌烟第一臣的不二之选。

  没想到李泰竟然如此懂他。

  然而将这位排第一,可谓冒天下之大不违,李泰承受了多大压力可想而知。

  “第二臣:河间王李孝恭……”

  “第三臣:莱国公杜如晦……”

  “第四臣:郑国公魏征……”

  魏征呆了,他的惊骇比长孙无忌更甚。

  凌烟第四臣,第二、第三已经不在人世,他实际为当世第二臣。

  这个排名在房玄龄之上,可他的能力是不如房玄龄的,这一点他有自知之明。

  何况他如今的身份是太子太师,是魏王最大的对头。

  李泰能如此待他,固然显得这位胖胖的王爷襟怀坦荡,可也让他这位太子太师面对李泰时斗志弱了三分。

  李泰微笑着看了看魏征,继续道:“第五臣:梁国公房玄龄……”

  “第六臣:申国公高士廉……”

  高士廉同样例外,他虽是李泰的舅公,可这么多年对李泰并不亲近,如今同样是李泰的对头。

  李泰让他高居第六,位列李靖之上,这让高士廉百味陈杂。

  “第七臣:鄂国公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懵逼了,自己有几斤几两,没有听错吧?

  李靖、李勣的名字还没有出现,他尉迟敬德竟然位列这两位战神之上。

  李泰这小子,尉迟敬德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宝奇那个蠢货总算干对一件事,这份挑主公的本事,可算得了你老子我的真传。

  罢了,今后我尉迟便唯陛下和魏王马首是瞻。

  名单念到这里,空气已然开始紧张。

  李靖、李勣面上含笑,手心里却满是汗渍。

  前六人全是文臣且不论,尉迟敬德竟然位居他二人之上。

  这让两位大佬暗自不满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安。

  这当真是魏王一人拟定的名单?

  皇帝与魏王有没有密行协商?

  太子险些大笑出声,李泰啊李泰,你糊涂一时啊。

  大唐首重军功,你竟然把前六人全部列为文臣,李靖、李勣功比天高,竟然不如一个尉迟敬德。

  即便有玄武门这二位未曾站队的因素,可如此明显的厚此薄彼,你何以谢天下人?

  PS:快乐星期天,各位小主早安,收藏、投推荐票周末心情会更好哟。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