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君子如玉裴行俭_李泰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少地多。

  这么一算,李泰当前人生目标就只剩搬倒承乾做太子。

  嗯,成为太子以后有得忙,好像唐朝的政治框架坑爹的问题着实不少。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还是先顾好眼前吧。

  看着小家伙们玩望远镜兴高采烈,李泰终于找到了发明的动力。

  既然大唐暂时不需要我来推动进步,那就搞一些提高生活便利的东西吧。

  兴起之余,李泰又教了小家伙们五子棋、跳棋、军棋,李治和两只小猪愈发高兴,那动静比过年都大。

  就连方方正正的李欣也眉飞色舞,不再端他魏王世子的范儿。

  “这就对了嘛,小小年纪学啥贵族礼仪,这孩子再不想办法扭转,活脱脱便是承乾第二。”

  李泰决定为李欣换个老师,实在没有合适的,自己亲自上也行。

  琢磨儿子教育大计可伤脑子了,李泰想了半天冒出一堆人选,可最后没一个满意。

  这事儿费脑子,李泰捂着额头唉声叹气。

  “王爷,有个姓裴的少年求见!”管家忽然来报。

  “啥少年,我这会儿忙着呢你看不出来?

  说话客气点让人走,就说我没空!”李太不无好气。

  管家为难道:“王爷,这人……您还是见一回吧,对方是河东裴氏子弟!”

  “哦?”李泰来了兴趣。

  河东裴氏啊,这个家族可是牛逼得不行。

  在历史上,河东裴氏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

  从某种意义而言,河东裴氏比五姓七望还要牛逼,陇西李氏建立大唐,可并未出过诗书大家。

  崔卢郑王等几家门第高望者诗书传家,可没有出过像样的军事人才。

  武则天上位后打击高门,这群清贵无比的山东门阀,全部让武则天折腾得欲仙欲死。

  唯有河东裴氏,既有文武双全如裴行俭者,又有数之不尽的名相如裴炎、裴耀卿等。

  论武则天最头疼的家族,河东裴氏绝对名列前茅,实力强悍根基深厚不说,关键还特么跟李唐王朝一条心。

  李泰对河东裴氏很有好感,这个家族堪称真正的贵族。

  “来者何人,我与裴家之人并无往来,今儿这是吹了什么风?”李泰打趣道。

  赵五松了口气:“此人名叫裴行俭,也就十四五岁光景。”

  “裴行俭?”

  李泰有些意外,此人乃河东裴氏一代俊杰,出将入相的大牛。

  毫不客气地说,李治统治后期的军事支柱便是此人。

  “快快有请!”哎呀,正愁李欣的学业如何保证,裴行俭这货便送上了们。

  进了我家门还想不为我所用,真当胖哥哥忽悠大法白练喽。

  ……

  书房之中李泰便服端坐,跪坐一側伺候着一盏小炭炉,炭炉之上山泉水烧得滋滋作响,泉水即将鼎沸。

  “王爷,裴公子到!”

  “传!”

  如今李泰开始了晨练,晨练过后便饮一杯雪芽清茶。

  裴行俭来的时间刚刚好,泉水沸,人已至。

  “河东裴守约,拜见魏王殿下!”

  一名少年浑身白袍昂藏而入,小小年纪身高已是七尺,看他面相很是生嫩,但谦谦温润的气质如美玉在匣。

  少年星神俊朗,躬身行礼而后淡淡看着李泰,目不斜视神态自然。

  既无初见大唐第一纨绔的轻视,也无谒见皇帝宠子的惶惑。

  他唯一的情绪是好奇,他来了长安两日,前后得出魏王李泰两个形象。

  几天以前魏王文采风流却寡恩刻薄恃宠而骄,大病一场以后痛改前非,献奇谋做奇事,面对一举搬倒太子的巨大机遇,却能忍住贪念高高举起轻轻放过。

  如此巨大的矛盾和转变,如何会集中在一人身上。

  城门悬诗和明德门事件,魏王惧内的名声已然天下皆知,裴行俭愈发想要拜见李泰。

  好一个白袍佳公子!

  李泰见了裴行俭亦是眼前一亮,来了大唐这些时日,总算看见个真正的贵公子。

  李治、房遗爱、程家四害、李景仁……

  想起那群跑偏的货,李泰看裴行俭不觉越看越顺眼。

  死党狐朋狗友没得选,可有品位的朋友圈也得发展呐。

  PS:周一了,战斗的号角吹响了,为了大唐走得更远,千山憋着劲儿写,大家也要给力啊,收藏、推荐飘、评论、打赏……

  拜谢打赏的朋友们,上架后我会加更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