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6章 孟玉楼当初为啥执意要嫁西门庆_一女六夫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嫁人。”这位杨姑娘为什么要主张着孟玉楼嫁人呢?按薛嫂对西门庆的说法是这样的:“这婆子守寡三四十年,男花女花都无,只靠侄男侄女养活。这婆子爱的是钱财,明知侄儿媳妇有东西,随问什么人家她也不管,只指望要几两银子。大官人家里有的是那嚣缎子,拿一段,买上一担礼物,明日亲去见她,再许她几两银子,一拳打倒她。随问旁边有人说话,这婆子一力张主,谁敢怎的!”这位杨姑娘,显然是杨家最年长者,代表着家族势力,她的权威性,是受当时法律保护的,这种情况下,她就可以代表杨家的主事人出面。另外,她敢主张孟玉楼这位侄儿媳妇出嫁,说明当时年轻寡妇改嫁,也是受法律允许和保护的。否则,她不会这么理直气壮的兜揽这件事情。当然,杨姑娘竭力主张孟玉楼改嫁,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钱财。这一点,是她从自己生存的需要出发,考虑的。她丈夫早逝,无儿无女,只靠侄儿侄女养活,如今侄儿死了,自己再伸手向跟自己情况相似的,也是守寡的侄儿媳妇儿孟玉楼要钱养活自己,显然很不现实,她不仅张不开嘴,也伸不出手。纵使能张开嘴,也伸出手,恐怕也要被亲戚、邻居耻笑。所以,从现实考虑,她只有主张着孟玉楼改嫁,才能从中以家长的身份得到一份礼金,以解决自己在养老问题上的窘境。这是由当时残酷的现实造成的!前文中,在讲到潘金莲的故事时,也曾提到,潘金莲父亲早逝,由于家里生活困难,为了生活,潘妈妈在潘金莲九岁的时候,便把她卖到王招宣府去当婢女,后来,在潘金莲十五岁时,王招宣死了,潘妈妈又去把潘金莲争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给张大户。卖儿卖女,本就是无奈之举!潘金莲先后被潘妈妈卖了两次,都是潘妈妈为生活所迫的举措。可能正是如此,之后,我们会看到,潘金莲在西门庆家里得势以后,对潘妈妈的到来,一向都表现的没有热情,甚至有些寡淡。

  另外,这位杨姑娘竭力主张孟玉楼嫁人,有没有同情孟玉楼处境的意思?书里没有明说。因为金瓶梅这本书,重点是从人对“酒、色、财、气”,这四样的贪欲所造成的危害,来警示世人。所以,其他方面,通常表现的并不明显。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这杨姑娘年轻丧夫,守了大半辈子寡,没有生活来源,肯定对寡妇生活的艰辛深有体会。当初,她自己没改嫁,不知是因为羞于改嫁,还是为了尊从封建礼教,或者是因为容貌差,没机会改嫁;总之,守寡的生活,她定是深有体会,到老年,对改嫁便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因此,才主张孟玉楼改嫁。正如孟玉楼出嫁前一天,要把自己的东西往西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