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有趣的人_烈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到半个时辰,路振飞和卢九德便分别知道了石应诏在城门的所作所为。

  卢九德拍案而起,“石应诏其心当诛,乱匪大兵压境,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却将朱平安麾下的一百多名劲卒挡在城外。消息传开,让城中的军士作何想,统兵的将领如何想,军心浮动,难道他担当的起?”

  皇城之内本有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建制,都是洪武三年修建,但在天顺三年被拆除。如今的皇城内,军士达到五千余人,文武各级官员加上入城的百姓和难民,总人数达到了三万人。皇城虽然开阔,但骤然间涌进来这么多的人,一时间还是有些混乱。

  路振飞从中午一直忙到了酉时,这才将人马和百姓安顿下来,粮食补给以及皇城内的水井饮用水,都按照定额分发下去。

  送走曹无伤,已是掌灯时分,路振飞才得以坐下来喘口气。皇城内没有办公的房屋,路振飞便暂借功臣庙落脚,顺便在这里处理公务。就在此时,卢九德气咻咻的上门了。

  “好在当时朱平安所部死命搏杀,城门总算守住了,没有酿成大祸!”卢九德意犹未尽,怒气上头,全然没注意此时的路振飞正在小口就着小菜喝粥。“如此有功将士,却被拒之门外。路大人,您是不知道,现如今城内可是流言四起啊!”

  路振飞叹口气,将手中的碗筷放下。饶是先前已经知道凤阳守军战力稀松,但也没想到武备松弛到如此的地步。

  城门守军五百余人,加上城墙上的各部千余人,居然被两百流贼打的毫无招架之功,竟然险些将城门给丢了去。凤阳要是因为这次突袭失陷的话,那可就真成了大明朝廷开国以来战事的最大笑柄了。

  仆役又点上两盏火烛,卢九德这才看清楚路振飞正在用晚膳,不由得歉意的一拱手。

  路振飞不以为意,接过仆役送来的绵巾,擦擦手,“卢公公,石应诏是天启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谦的义子,先帝驾崩之后,因为石应诏和魏忠贤来往密切,所以被贬至凤阳皇陵。这些年,始终没断了想要回到回到宫中的念头。本官说的不错吧?”

  路振飞端坐于中,只是伸手请卢九德坐下,甚至并未起身。但卢九德并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和不满。因为面前的路振飞虽然只是一个区区的正四品文官,但其清名却享誉天下。

  天启五年,路振飞中进士,当时正是魏忠贤权倾天下、重权在握的时候,而年纪轻轻的路振飞竟敢于坚决反对为魏忠贤建生祠。

  崇祯八年,路振飞担任四川道御史,针对朝中愈演愈烈的党争,毅然冒死上书朝廷,力陈革除“时事十弊”。巡按福建时,查贪官、剿海寇,甚至于弹劾当时的内阁首辅温体仁。

  就这样一个嫉恶如仇、品行高洁的人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