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傍晚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以天子的规格下葬,便派使者恳求周王室。

  当时周王室的实力根本比不上晋国,但在位的周天子却表示,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我不会给你允许。

  最终,那位晋国君主还是诸侯的规格下葬了。【PS:作者忘记是谁了,反正是一位对周国有很大贡献的晋国君主。】

  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强如晋国的君主也不敢逾越,此后也不敢有诸侯国——除了郑国——冒犯周国,这就是“器”的威力。

  这是正面例子,而反例就是「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后,魏、韩、赵这三家窃夺了晋国的“反臣”,最后都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册封为诸侯,至此,周王室威仪丧尽,再没有诸侯把周国放在眼中——这就是因为周王室开了向臣属“妥协”的先例。

  至于“名”的例子,这就太多太多,自古以来君王失去地位,都是从失去了“名”开始的,远的不说,就说赵主父,他传给于赵王何,就是给予了赵王何「册封臣子」的权力,而结果呢?就导致赵主父被不断边缘化。

  是故《左传》才有这句警告与提醒: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而如今,既然蒙仲并没有要求赵王何将“器”与“名”还给赵主父,那么,这件事倒还是可以商量的,毕竟肥义也不希望与赵主父为敌。

  问题在于,赵王何是否能与赵主父和解呢?要知道这父子当中,还夹着一个安阳君赵章呢。

  但尝试看看,这终归是没什么大碍的。

  不过在此之前,肥义先要询问赵王何一件事:“君上,您认为蒙仲此人,可信吗?……莫要在意是老臣向您推荐了此人,您要有自己的判断。”

  “蒙卿……”

  赵王何仔细回忆着他与蒙仲谈聊的过程,最终,他点了点头:“他曾在寡人面前直言不讳,说他不会背叛主父,他敢将这心中的实话告诉寡人,相信是诚信之人……寡人认为可信。”

  听闻此言,肥义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您就与他协力吧。”

  赵王何重重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蒙仲也已经回到了赵主父身边。

  刚到赵主父居住的宫殿时,蒙仲正好碰到鹖冠子、庞煖师徒二人从殿内出来。

  “鹖冠子,庞煖兄。”

  蒙仲率先拱手施礼。

  “原来是小友。”鹖冠子微笑着看着蒙仲,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与蒙仲颔首告别。

  至于庞煖,他在离开前告诉了蒙仲一件事:“我将我麾下的五千名兵卒,命名为「檀卫」军。”

  说完,他就跟着鹖冠子离开了。

  “檀卫?”

  看着庞煖离去的背影,回忆着他方才那隐隐有几丝竞争之色的眼眸,蒙仲心中亦有些无奈。

  虽然他没有去过信都,但也曾听赵主父提及过,信都最大最闻名的两座建筑,其一是「信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