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谢谢啦!(感谢责编大大和书友们,爆更十章两万字,求票求支持)_戴着空间回八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你姐郑冬梅还小一岁呢!人家都养家了,净给家里寄钱!”母亲张丽看着儿子不满地说。

  “你看人家赵霞,农村出来的,多正干!每次调级都有她!”郑和平干事说。

  郑晓春在父母的轮番“轰炸”下,终于不耐:“我这不也去当兵了吗?连春节都不让在家里过,哎,”

  心里暗想的“这是亲爹亲妈吗?”的话,他是绝不敢当着父母说出来的,否则可能春节在家里吃不上的饺子,立刻就要吃上了:嘴巴饺(脚)。

  心中哀叹了无数遍,再在心里和同学、玩伴逐一告别,他再后来实在想不起谁了,就连那个火车上认识的小姑娘,也一并告别了一次。

  赵玥!对,是赵玥!

  郑晓春此时想起来,回身再看时,只见赵玥向这边似乎看了一眼,就探头走近一座四合院里去了。

  挠挠头,郑晓春只得放下各种离别之情,背诵着唐朝王维的那首著名的送别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听儿子低声背诵,郑和平终于感到一丝安慰:“嗯,这还不错。”

  严厉的父亲略有夸奖,郑晓春刚要咧嘴笑,却见母亲再瞪着眼睛说:“你这头发太长!也别得意,到了部队立即剃光!”

  好好地,仔细地,缓慢地捋了一遍浓密的黑色齐耳过颈的头发,郑晓春叹气着说道:“那是军营还是,”

  “敢瞎说立即抽你!”郑和平随即就呵斥着,“怎么了?新兵连你去遭受一遍就知道了,立马老实!”

  郑晓春好歹也在社会中浪荡了多时,对此毫不在意。

  他耸耸肩,就闷声不语地跟着父母,迎着朝阳走向胡同外的广阔天地。

  1号院红色油漆已经斑驳的木质院门两侧,有一对五六十公分高的,汉白玉石头雕刻的狮子门墩。

  赵玥抚摸了一下门墩,迈步走上踩得圆润的青石台阶。

  赵霞急着上班,就低声劝说着:“玥玥,赶紧回去吧,我要赶紧上班去了。”

  “嗯。”赵玥只好从台阶上走回。

  恰巧赵永水从3号院里走出,赵霞连忙大声说:“爸,你看好玥玥,都说有‘拍花子’的!我赶紧上班去了!”

  说着,她就和赵玥摆摆手,快步走了。

  拍花子,就相当于后来所说的给孩子下迷魂药,从而拐骗孩子。那个时候使用这个手段的人贩子,应该并不多。但人们搞不懂为什么小孩子,甚至二十来岁的女孩,还能轻易地被人贩子拐走,也就把“拍花子”这个带着可怕传说的词汇,渲染得更加瘆人。

  肯定有使用迷魂药来拐卖妇女儿童的,但更多的是人的贪小便宜的本性,造成了亲人离散的悲剧。

  有报道说,某女研究生在回老家的火车上,居然被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男子,几句话就说糊涂了。骗子的话很简单,就是说可以做某项生意,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能发大财。

  这位女研究生毫不犹豫地跟着这个骗子,从即将到达目的地的火车上下来。她再老老实实地跟在这个骗子身边,倒了好几趟火车、长途车、拖拉机之类的交通工具,到达了一个小山村。

  好几年过去之后,被倒手卖了几次的这位女研究生,获得警方解救的时候,仍然搞不懂学识甚高的自己,当初是如何傻乎乎地,跟着骗子进山的。

  她只是痛哭着说“被拍了花子”,而警方的调查结果,仅是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致。

  可见,无论是笑脸恭维,还是莫名馈赠(比如饮料食物等),都要谨慎提防。

  有句话说得好:宁可坚定相信骗子多,不可盲目相信他人说。

  听到大女儿说得如此吓人,赵永水几步就赶过来,生怕有人把自己最宝贝的小女儿给“拍”走。

  ------题外话------

  万分感谢书友们和责编大大,爆更十章两万字!求书友们支持。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