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投军_征战五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襄国被乱军杀死的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等魏国高官。

  说罢此二人回到帐中绝望地选择了自杀,以免将来兵败落入乱军手中受辱,消息一传出,冉闵大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父皇,眼下敌众我寡,何不暂避锋芒积蓄实力日后再战?”众将走后,冉闵的儿子冉操独独留了下来问道。

  冉闵一共有六个儿子,皇太子冉智此时留守邺城,太原王冉胤早在襄国之战时就死于石祗之手,其余的彭城王冉明、武兴王冉裕等另有安排,唯独冉操跟随在冉闵身边,不过让众将觉得奇怪的是冉操此时还没有王号。

  “吾且问你,吾本次率军北上常山所为何事?”冉闵还是没有习惯自称朕,他问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如今征战多年,我大魏境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无力供养大军,因此不得不北上求食。”冉操答道,魏国国土狭小且身处百战之地,赵国、魏国、羌人姚弋仲部等各方势力来回厮杀,人口锐减,大量的土地被抛荒,冉闵这次也是没有办法才率领大军北上想从常山一带找到粮食来供养大军。

  “嗯,眼下营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即使退回去恐怕也只有饿死了。”像胡人那样用两脚羊充当军粮的事情冉闵还是做不出来的,“故而不得不和慕容恪决战。”

  对待自己的儿子冉闵要有耐心的多,继续给冉操解释道,“况且南边的羌人和晋国在襄国之战后早就对大魏虎视眈眈,若是为父这次退了他们就会像饿狼一般扑上来,将我大魏撕得粉碎;还不如倾尽全力击退慕容恪,好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轻动。”

  选择在此地与慕容恪的大军决战并非是冉闵不识大局、以卵击石,而是大魏眼下的局势已经恶劣到不得不以死相拼了,若是此战胜了大魏或许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若是敢退,燕国、羌人和晋国就会三面夹击,那时候大魏还那里有活路?

  更何况冉闵的部署大都是步兵,就算是想逃也逃不过慕容恪骑兵的追杀啊,与其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人杀死,还不如正面迎敌博个死里求生。

  这一番解释让冉操再也无话可说,大魏眼下的情况他也十分清楚,正如冉闵所说的一般,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和慕容恪决战的时候了,也只有在自己儿子的面前冉闵才会说出这般实话,在众将面前她的骄傲断断不允许他做出这般解释。

  “儿臣知道了,儿臣这就下去收拢部署准备决战。”冉操说完拱手退下,现在大营中的军粮不多了,由此看来决战必定会在一个月之内结束,因此须得早做准备才行。

  冉闵点了点头,不再理会冉操,又重新拿起了酒杯,第二杯酒下肚正待倒上第三杯,帐外有人来报,“陛下,营外有人要投军,究竟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有人投军?冉闵一时有些发愣,这样的局势下竟然还有不怕死的前来投军,他不禁有些好奇,“吾这就出去看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