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杂家尸佼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率领的军队,齐国兵力可达二十余万。

  大可以转守而攻,打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是。”即墨大夫点了点头,但是又迟疑了一下,问道:“只是公子,为何不等三国援军到了再一起行动。”

  田午摇了摇头:“三国援军进营,联军定有察觉,会有防备,只有我等与联军纠缠,才能让援军有绕至其后的机会,援军一到,便可攻守互易。”

  “老夫明白了!”即墨大夫拱手称是。

  田午和众将议事许久,制定细节,直到午后,众将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而此时江寒早已离开了军营,向北而去。

  ……

  鲁国平邑城外的蒙山上,有一间茅草小屋。

  庭院正房灯火明亮,一个长发长须的老者正伏在院中的一口深井旁,探头对井中张望着。

  寂静的山林间响起了马蹄声,院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白衣青年。

  “先生!”卫鞅惊呼一声,快步走上去,拉住了老者的腿:“发生了何事,竟然让先生深夜寻死?”

  “胡说八道!”

  老者坐了起来,他是一位白发白须白眉高耸的老人,身着粗麻布衣,高挑瘦削,明亮幽深的目光透出一种清奇矍铄的神韵来。

  “你不是去了魏国吗?又回老夫这里做甚?”

  卫鞅余光扫了一下井口,发现井中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这才开口回答。

  “先生,学生来您这里避祸。”

  “避祸?”老者的眉毛挑了挑:“你这谨小慎微的性格还能得罪人?进屋详谈。”

  卫鞅拱手道:“多谢先生。”

  屋内不算宽大,却是温暖整洁。

  老者将卫鞅让进了木墙隔断的内间,内间里有三面竹简木架,四壁俱白,没有任何饰物。

  中间一张本色木案,一只燃着粗大木炭的红亮燎炉设在长大的木案旁。

  木案上那本大书刚刚合上,从粗黑程度看,卫鞅知道那是一本抄写在羊皮上的书,书皮上三个拳头大的字——鬼谷子。

  书旁有一支两尺余长的大笔,却是罕见的青铜笔管。

  “你才离山半年,正值意气风发,何方高人竟然能让你惧怕?”

  卫鞅苦笑了一声:“先生,是墨家,我并非惧怕墨家,而是现在不得势,不想和墨家的人过早的敌对。”

  “若是提前被墨家知道了我心中的谋划,大业难成,唯有掌控一国大势之后,才能让墨家妥协。”

  老者一阵大笑:“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墨家的心胸,不会为难你这小小的法家门生,学派之间,动辄谋杀,岂非贻笑天下?”

  卫鞅摇头:“大业不成,与身死何异?”

  “何况我在安邑半年有余,对如今的魏候已有定论,他不是变法明君。”

  老者微微颔首:“审时度势,明智之选,一切定数,自有天意。”

  “先生,您果真相信天道天意?”

  老者哈哈一笑:“天道玄远,人道直观。天道为本,人道为末。玄直本末,自有通关处也。”

  这位老者正是尸佼,是卫鞅的老师,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样样精通,是诸子百家中的杂家的代表。

  卫鞅向来对道家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不感兴趣,比起天道,他更重注的是人道。

  每次尸佼讲起天道之学来都是滔滔不绝,让人昏昏欲睡。

  卫鞅连忙换了一个话题:“先生刚才伏在井口,井中可有什么玄机?”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