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辩驳_聊斋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向十人发下纸条写着的考题。

  陈川接过纸条看向上面考题,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这是,考城隍。

  当看到这个考题的瞬间,陈川一下子想起来了,他记得聊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

  最后等考试完宋公才知道,这考试其实是考城隍。

  故事中的考题也正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宋公答曰:‘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神传赞不已,便取下宋公,让其上任一地城隍。

  陈川又抬头看了一眼前方台上的五道人影,沉吟了一下,提笔缓缓写下:

  【有心为善,是善需赏,无心为恶,是恶需罚;论事莫论心,论心无完人。】

  写完,陈川将自己答案递给旁边的官吏。

  他的答案可谓与故事中宋公的答案截然相反,但这就是陈川心中的想法。

  陈川觉得,世间善恶,不能平心而论,有心为善也是善,无心为恶也是恶,有些时候,无心之恶比有心之恶还致命,不能因为有心无心就不善不罚,若无心之恶便不罚,对于受害之人又何其不公,论事莫论心,论心无完人。

  很快,在陈川作答完写下自己的答案,周围其余九人也皆是陆陆续续作好答案。

  官吏将十人的作答试卷都收好叠在一起,才向大殿上方的五道人影呈上,陈川做完最快,试卷却反而被放在了最下面。

  台上五道身影接过试卷开始互相传阅观看,当看到其中一份,中间那道人影突然大声郎笑道。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好!好!好!”

  说罢又将试卷传阅给身边其他四人,其余四人观之除了最左边的一道身影之外,其他三者也皆是称赞言好。

  台下十人考生中,一个身形瘦弱病恹恹的考生也是瞬间脸上露出喜色。

  最后,当其余九人的试卷都被看完,只剩下被叠放在最下方陈川的试卷答案。

  “嗯?!”

  当看到陈川的答案是,中间的那道身影则是再次出声眉头一皱,随后看向陈川沉声问道。

  “书生,你言有心为善,是善需善,无心为恶,是恶需罚?”

  这个答案正好与他之前称赞的答案截然相反,可以说有点打他脸。

  “是。”

  陈川脸色从容,不变道。

  “大胆。”

  中间那道身影听到这里突然一声大喝。

  轰隆隆的一下子,这一声大喝,犹如天雷一般,在场众人包括陈川和其他一众考生都只觉犹如苍天发怒,如面天威般,其他九个考生更是瞬间脸色苍白一面,神色惊恐起来。

  “有心为善,岂非伪善?无心为恶,何恶之有?”

  中间的那道身影又质问,犹如神明发怒。

  与其他九个考生被吓的瑟瑟发抖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陈川神色不变从容道。

  “是善便是善,何来真伪,好比一个富人为快饿死难民施舍粥饭,就算这个富人心中有着博取名声的想法,但是他确实帮助了那些难民,没有他施舍的粥饭,这些难民就会饿死,这就是善,不能因为其心有算计就否定这一事实。”

  “无心为恶,就好比两个人在悬崖边,一人失手将另一人推下去摔死,难道因为无心就能放过推人的人不做惩罚,那对摔死的人又何其不公?”

  “善便是善,恶便是恶,不管有心还是无心。”

  “学生以为,世间善恶,当就事论事,而非就事论心,论事莫论心,论心无完人。”

  “人无完人,但神可以。”

  中间身影又道。

  “神可至公?”

  陈川笑着反问。

  “大胆!”

  “放肆!”

  “........”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