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0章 视察海军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钢铁船舰那是不现实的,在西欧也是十八世纪,才出现铁船。

  木船在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候,曾打造出了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折合现今长度为150多米,宽约61米,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

  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据传它的铁舵锚重上千斤,须要两三百人才能举动。

  现在燕国海军刚起步,船只还有待逐步改善和研发,以目前古代的国力,不宜太过发展航海事业,因为大航海时代,在十四五世纪,那是欧洲梦想着去东方寻找金子梦,开辟航道进行殖民掠夺,需要倾国之力来推动。

  辰凌目前只考虑着把海军作为一支隐秘力量,在伐齐和伐楚时候,突然抢滩登陆,插入敌国腹地,里应外合,配合路面骑兵和步兵作战,出其不意,至于航海事业,至少要等平定六国之后再深涉虑。

  “这样的船舰,加工多少艘了?”辰凌询问造船坊的负责人郑逊。

  这位厂督也是墨家的大匠师之一,擅长研究浮力方面,尤其是船只和气艇方面,担任造船坊的厂督之后,很有敬业精神,年纪四十多岁,这造船学术方面可谓战国首屈一指的。

  郑逊如实答道:“启禀燕王,两年内,已经建造了二十余艘,每艘船只可载一千人轻甲士,如果携带马匹和备用军械、粮草,只能载六百人!”

  辰凌点头道:“一千人,已经不错了,普通船只,载人也不过百人,咱们的燕国战船,已经远领先其它诸侯了,不过,在船体方面,希望能继续改进,承载量继续加大,到时候,可能要在船身安装铜门火炮,增加重量。”

  “安装铜门火炮?那是什么?”

  辰凌道:“一种武器,还需要几年的研制出来,你们还有充足时间对船体的改造。”

  郑逊放心下了,如果时间太急促,短期内还真没有办法继续加长加宽了,目前达到了船身能力的极限。

  辰凌继续道:“另外,也要打造一些大型货船和粮船,辽东的物资和军械,运往燕京城、易水军区,在陆地上需要横跨燕山支脉的山道,路途颠簸,崎岖难行,以后有了海运,可从辽东半岛建立几个渡口,直接跨越渤海,抵达西面海岸线,与燕京方向通航。”

  “臣领命——”郑逊弯身恭敬答道。

  辰凌微微点头,这次检阅了水师,心中有了定数,接下来,在燕京东南海岸线,也要建起防御和渡口,以防日后齐国突发奇想,发动水军登陆,造成军事被动。

  如今三年的变法结束了,初定的土地家庭承包到期,当下朝廷应该开始启动新一轮的五年计划,更稳定地推行变法国策,富国强兵,为吞并六国做好准备,五年之后,发展顺利,或许能对齐赵用兵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