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4章 伊人洛语嫣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辰凌问起,因为当时她离开大梁时,正要写一部史书,四处采风,搜集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乡间野史,与正史融合,著书立说。

  当日洛语嫣还邀请他一起离开大梁,劝他放弃这里的权势,不愿看到他被槐钰、公孙衍等人利用,被太子等人欺负,却被辰凌拒绝了,因为他有自己的使命和身世秘密。

  洛语嫣淡雅如仙,轻柔说道:“我一路北上,搜集了一些魏地、赵地、燕地、中山的史料,还未来得及伴细整理,要把这些资料捋顺,按照一定的年限和诺侯进行编订注写,有时候我在考虑,是按照《春秋》的方式,还是按照《国语》体式进行编著?”

  “有什么区别吗?”辰凌问道。

  洛语嫣雪肤楼?唇,容颜绝萠,点头道:“当然有,《春秋》是鲁国编年史,经过孔子修订,简括地记录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的历史,微言大义,抒发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崎思想

  “《国语》是国别史,分二十一卷,分别记我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的史实,但不是完整系统陈述,而是有选择记录一些事件,各有利弊,但都不能把我要表达的东西写出来,因此有些犯难。”

  辰凌闻言心想不愧是才女,对这些先秦时期著作情有独钟,著书心思有增无减,要完成史学经典啊?

  史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似乎合多家之体,形成独特的文笔和风格,那是在西汉,她应该不知道。

  辰凌见洛才女正在蹙眉,开口道:“语嫣,我有主意,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哦,什么主意,辰哥,你尽管说来,语嫣洗耳恭听。”洛语嫣每次与他交谈,都收获良多,感觉对方言论新奇古怪,发人省思,此刻见他还建议,哪肯放过?

  辰凌道:“写史书最重要是遍览史经,博古通今,成一家之言,像已有那些史书,无论记言,还是记事,都显得单调,疏散,事件之间,人物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融会贯通,如果你要编订著书,不妨在前人基础上,另开途径。”

  洛语嫣气质恬靜,蹙眉不解地问:“另开途径?一时如何创新,难道辰哥有新颖想法?”

  辰凌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道:“可以自创几种类型,比如本纪:记录历代帝王兴衰沿革,记表:依年摘记战国大事,世家:记录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如圣地列传、刺客列传等……”

  “啊?”洛语嫣双眸异闪,大放光彩,吃惊地看着辰凌,更惊讶他的言论,简直如漫天乌云忽然泻下一缕光辉,拨云见日的感觉。

  “辰哥,你是如何想到的,困扰了语嫣许久的难题,想不到被你一语道破出天机了。”洛语嫣惊喜之色溢于言表。

  辰凌心中汗颜,摇头失笑道:“我这也是一时发自奇想,也不知成不成,如何动笔,整理史料,编著巨著,还需要你躬身力行,去验证一下。”

  “单凭这几句,已经让我豁然开朗了,有了它作参考,语嫣会开拓出一些体例,编写一部较为完整的史册,供居世人参阅,借鉴古史。”洛语媽神色雀跃,看着辰凌的眸光,、成乎充满着一丝爱慕。

  辰凌心想这洛才女,会不会写出史记来,真是那样,可比司马迁还要早两百年呢,只不过侧重的历史的内容和情节,可能有所不同。

  洛语嫣蓦然想到一事,说道:“辰哥,我把你做给我那些诗,仔细研究,结合诗经与楚辞,推演出新体诗的格律,就是七律诗,四言、五言、七言都有独特的韵律和规定,这几日在魏国推行出去这种诗体,想不到反响巨大,很多士子贤者,都在政知作诗,语嫣打算在七雄会盟前,举办一场赛诗会,辰哥能参加吗?”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