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棘手的问题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心进入容易出来难,一旦被齐国发现,那就麻烦了,在城外密林处等候,过不多时,有两名斥候飞奔过来,同样是商人打扮,秦国派在燕国的奸细探子。

  “拜见将军!”

  “不必多礼,说吧,燕国形势,以及蓟城内可有公子稷和王妃的下落?”

  “回将军,燕国形势大变,这要从一年前权臣子之宫变,夺取燕国王权,燕王被迫禅让说起,燕国发生了内乱,被齐国趁乱攻占……”这名斥候呀尖嘴利,把燕国最近一年的波动说出来,听得白起都哭笑不得,啧啧称奇。

  白起先前只是军中徒步百夫长,这一年才平步青云,常在军旅中厮杀实战,对于外交,以及诸国的发展情况,都不大了解,这次来燕国之前,甘茂只简单说了些,对燕国真正形势,都不甚清楚,此时听斥候禀告出来,觉得滑天下之大稽。

  “有这等事?燕王会如此胡闹?子之敢如此大逆不道?齐国如此狼子野心?”白起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这段燕国发生的事,也太奇怪了。

  由于子之在燕国非同寻常的权力膨胀,当时各国都深为不安:子之若禅让成功,天下王室权力的神圣性便会大为松动,便会形成一种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可怕现象——才智杰出之士非但可位极人臣,而且可以君临一国!

  虽然是大争之世,臣子据封地而逐渐取代原来的君主已经屡见不鲜,远的不说,近在眼前的便有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田氏取代姜氏,但是,那毕竟都是发生在春秋三百多年中的一个过时潮流了。

  进入战国,根基远远不能与春秋新兴地主相比的布衣之士,凭超凡才能出将入相匡定乾坤者大有人在,但由权臣而君主,却还没有一个先例。假如子之“禅让”成功,便将给天下战国君主提出一个极为重大的挑战!

  在这“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岁月,一顶顶王冠落地再也寻常不过,谁敢说这个强横凌厉的子之一定不会做君主?谁又敢说这个子之不会引发天下布衣之士,纷纷效仿,夺位潮流?这便是天下各国对这个老弱燕国的局势格外关注的根本原因了,正因为如此,连燕国八杆子都打不着的楚国、韩国等也都派出了长住燕国的特使,小小蓟城一时竟成为邦交使节的云集之地。

  秦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初秦惠文王,才会先把宠爱的栎阳公主远嫁燕王,为的也是监视燕国的动向,如今成了易太后,后来又派出小儿子公子稷入燕,同样是政治需求,不管燕国若何变化,秦国都会与燕国友好。而人质的实际含义便是以王子做抵押,以保秦不负燕,秦若负燕,则王子任燕国处置!

  后来燕国内乱爆发,进而齐国大军伐燕,嬴稷母子与各国特使便是大祸临头了,太子姬平一发兵,子之部将便杀死了齐魏韩赵四国特使,而后诏告天下嫁祸于太子势力。

  白起了解清楚来龙去脉,这才缓缓点头,皱眉道:“如此说来,这赢稷母子现在何处?竟是无人得知其下落了?”

  那斥候讪讪有些不好意思道:“蓟城内,各国质子都在燕国内乱中被杀害,但是当日没有发现公子稷及王妃的下落,并没有发生不测,很可能在内乱中走失,亦或被栎阳公主接走了。”

  “栎阳公主现在何处?”

  “回将军,现在栎阳公主已成了易太后,立姬职为储君,燕国前几日起兵反扑齐军,已经收复了东北大部分地区,燕山、青龙河以北,又都是燕国的地盘了,明年开春两国将继续大战,现下易太后正在辽东襄平城,那里是燕国临时的王城。”

  白起轻轻一叹,想不到事情如此复杂棘手,心中有些担忧未来的新君,寻思半晌,叹道:“看来留在蓟城也没有用,你们回城继续打探,本将军带人马,立即赶往燕山以北,辽东地盘,去襄平城,求见易太后,打探公子稷的下落。”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