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赞梁山,英雄小聚义(一)_长风万里尽汉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前斗将在这个时代的确很流行,但这特么非常非常不科学,只能说是水浒巨大的扭曲力作用。但那大军厮杀,却也不是将领在马上把手一挥,喝呼一声:众军听令,跟我杀,那就ok了。那是黑涩会开片的水平,可不是真打仗。

  在这方面,便是陆谦也毫无经验。他当日做了次试验,漏洞百出,可叫方家笑掉大牙。

  现在万幸得了鲁智深来,可不要使劲压榨?那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张教头虽然也无那实战的经验,但人见多识广,陆谦又奉出《武经总要》于他参详,叫他讲述一二行军打仗的细节、杂事,说一说官军中是怎样选兵练兵连体连力的。

  如此,两个技艺、身份都远超其他头领的人物,陆谦就妥善安排好了。

  三阮所将的水师为一个营建制,就与陆师有所不同了,阮小二为正,两个兄弟做副。算在一干头领里直接触兵最多。

  只是因为如此之下,陆谦依旧想着,即使这般彻底的剥夺了头领们的‘兵权’,手段也依然太过于生硬。就命选七百喽啰,分做200+200+300三寨,驻扎与山南的金沙滩和东西两港。由刘唐和杜迁、宋万三人镇压。

  接着再下令叫山寨上每个头领于一干喽啰当中选拔贴身近卫,除朱贵所责特殊,近卫数额定为十人外,余下人等的近卫尽做二十人,鲁智深、林冲也尽是如此。

  如此了这些后,山寨人马才尽做调教,大力操练。每日间的水陆出动也依照秩序轮转。

  如此时日,山寨上吃得好穿得暖,作训强度逐渐增大,于是显露出一个迹象来,市井汉子不如渔民农人,先上山之人不如后上山之人。

  就是当初的降军,不少人分的出南北东西,站的正队列,武艺上也胜过旁人不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阮小二回转梁山的时候,那战后最早上山的一批农家汉,作训表现上已有不少人胜的过‘老军’了。

  是的,农家汉中不少人枪没老军端的准,也没老军扎的准,刺的快。但就是如此的菜鸟,持着木枪,穿戴上简陋护具,与一样打扮的老军站在校场上比试的时候,却总是有人能战而胜之。

  而且随着比斗的次数争夺,老军们是越发的不堪。因为如何?盖是后者怕痛怕受伤。

  梁山上,喽啰比斗时穿戴的护具,只是从后山收拢的枯黄藤条,稍加泡制后编制而成。那木枪对准扎下,力道大时,一击而破并不意外。从一开始,这种比斗就免不了受伤见血。

  那后上山的农家汉子,在山下吃不饱穿不暖,在山上吃得饱穿得暖,日子如是打贫下中农一举跳到了小康社会,谁会不加珍惜?

  且他们在山上后就知晓山寨的规矩,那一个水准就是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就是一个价钱,没人会想着钱少好。

  这些后来者可没降军的好待遇,只不多的一撮人,或身材好大,或蹦的快跳的远,或眼力强,或练过一点棍棒拳脚的,始能入评入二等兵,余下的尽是余丁。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身处余丁这个阶层,便是那二等兵都被仰望。自然能下的苦功,认真努力,也豁的出去。

  次日,韩伯龙、阮小二等一干人被送到了金沙滩。冬季里的梁山泊水雾缭绕,放远望去,尽是白雾蔼蔼。何况这儿水道港汊极多,芦苇荡一处连着一处,当一行人临近金沙滩时候,正好金阳高悬,白雾散去,就看到万道金芒中,一座大岛耸在眼前。

  满山粗枝大干,又做旌旗招展。打列队金沙滩的喽啰开始,一路向上,断金亭、三关,是旗号森严,喽啰振奋。

  那杨林早年在饮马川与邓飞合伙,也是见过绿林气派的,然饮马川的气象哪比的上眼前梁山。就是阮小二也是惊诧,其他人等更是震惊。“啊呀,俺那爷,俺铁牛这回真要享福了。”

  就在这时,李逵的喊叫声来。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