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九章 一个爱艰苦奋斗的人,爱迎接困难挑战的人_长风万里尽汉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钱财和粮秣积累。也是粤东沿海各州府富饶,兼之粤海关之税银,都直接被留在了岭南都护府,这才周转的开。同时,北方也会大力运送兵甲等器物向南。总的来说,此刻岭南都护府还处在备战阶段,距离开大,还有很长的准备时间。

  就在这年关将近的时候,牛皋是一路直奔北方而来了,广州城内的萧嘉穗却派出多个小组下到地方,进行工作调查检验。

  首先去的几个州便是粤东山区。因为在陆齐大势已成的情况下,在参军明显有大利益可图的情况下,所以越是穷困的地方,越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当地民众就越有参军的欲望和激情。

  在第一批新兵已经正式成军,马上第二批新兵都要补充进部队时,这个时候军属的优待政策,必须处理好。

  错不是萧嘉穗人实在走不开,他都想带着《天南日报》的记者去到粤东山区走访军属家庭。

  陆齐的文武官员们早就用超高的敏锐,发现了报纸的巨大宣传作用,那实是刷高个人声望值的不二利器。在这个百姓们还都相信报纸报道的时代。

  只是出了洪武三年的正月,益都朝堂上却炸响了一个惊雷,因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被陆皇帝再度正儿八经的提到了众人的眼前——迁都。

  这事儿,陆谦已经跟几名文武重臣有过沟通——毫无疑问,只能是金陵。

  环看偌大的中国,在如今这一时代,在洛阳、长安、开封被陆续踢出选项后,那最合适建都的就只有南北两京。但燕京那地方对于此刻的中国而言太偏北一些了。

  你不能否认燕京的有利地势,还有那地方对于北方的稳定【镇压】意义,甚至是在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之后,所起到平衡南北的用意。至于燕京为京都的缺陷,一是水源问题,二是粮食问题,且也能解决。前者的矛盾更突出的是在新世纪,在古典时代,燕京城内外的人口不可能达到后世的规模。而粮食问题是更容易,不说辽东开发后的粮食产量,就是海运的发达,也会极大程度上减轻漕运的压力。

  而这些却不能来证明定都燕京的正确,事实是如今的国人根本不认同把一个失陷在胡虏异族手中长达二百年之久,刚刚被收回来的失地,作为帝国的都城。

  兼之,那北方大草原上的威胁在陆皇帝的勾画中,他自以为是能消弱上六七分的。故而,陆谦觉得还是定都金陵为上。

  当然了,这忽的将都城从北方转移到南方,这对北地民众而言也是一记心灵创伤。

  从秦汉开始,但凡是大一统的王朝,那国都便没有在南方过。现在陆皇帝来的这一击可是叫北地各界人士心里很不是滋味。

  即便燕京城同时大兴土木的修筑宫殿,把它北都的政治意义定位更清晰,那也抵消不了这股影响。

  但这种事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