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节 齐鲁烽火(3)——开战_《中华新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聪明人。尤其是吴佩孚,他非常清楚在全国人民反日情绪高涨的这个时刻,由自己的直军“率先”向日本军队开火,对于提升直军在全国民众心中的形象将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吴佩孚才痛快地接受了对方的建议。至于早就向外界宣布“武力收回日本在山东的所有权益”的张树元和福建的李厚基这两位督军的抗日行为,吴佩孚并没有计算在内。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由菲律宾孙大炮的部队主打的,跟这两位督军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关系。

  真实的历史中,正是直军迫于日人的压力不得已而后退,皖军才由直军防线的裂口处蜂涌而至。而直军因为左右两翼不能联合,只得败退,一直退至北仓及李家嘴附近才算勉强稳住阵脚。因而直军的杨村之败,真实的原因并不是直军无能,而是因为日军拉了“偏架”!

  而此时的曹锳因为曹锟和吴佩孚的事先交代,心里对此早有了腹案。他对3名日本军官的无理要求根本就没有理会,仍然当着他们几个的面下令炮队“继续射击”!日本人在中国大地上横行已久,其中的一名日本军官一见曹锳竟敢对“大日本皇军”的要求置若罔闻,他不由得恼羞成怒,竟然冲动地当场拔出手枪来,指向了曹锳!

  历史本就是由许多偶然事件组成的集合。这个日本军官今日一时冲动的拔枪之举,却在无意之中成就了曹锳的“英名”!

  曹锳,字子振,陆军测量学堂毕业,是曹锟的七弟。他有两好:一是鸦片烟瘾极大,二是做事易冲动、又极好面子。北洋军人素来以野蛮、强横著称于世,曹锳更是一介武夫。又因其兄曹锟执掌大权日久,固未免有些骄横。何况更有吴佩孚有言在先,既然轮到让他做主,他又岂能再甘心受日本人的窝囊气?

  只见他大手一挥,腰间的佩刀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他的手里。刀光一闪,血光迸现,只听得那个日本军官一声惨嚎,“当啷”一声响,手枪连同他的一只断手一起落在了地上!其实这个日本军官的拔枪之举纯属本能、是吓唬曹锳的,他也没有胆量在人家的军营里真的开枪射杀人家的指挥官。但是他却万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真敢对大日本皇军下刀子!结果一时不慎,连手都丢了!

  另外几名日人见状大骇,纷纷伸手掏枪!曹锳的护兵反应也不慢:他们一见自己的长官动了手,当然是有样学样了!刹那间,曹锳的指挥部里一片刀光闪亮、鲜血崩溅,几声响亮的“叮当”声之后,几只手枪、几把战刀连同数枚手掌紧随其后、也落在了曹锳指挥部的地上!因为这次的人数较多,“浑厚”的惨嚎声如同是为他们的那位先驱者的嚎叫声伴唱一般,很齐整地再度响了起来!

  “嘛他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