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三章 话当年擎天一柱_大唐群芳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一口凉气,长大的嘴巴迟迟难以闭合,好一会才勉强缓过神來:“父皇,孩儿不明白。”

  “你可记得,武帝当年天下大乱,江山社稷险些覆于那群泥腿子手中一事么。”

  “孩儿记得,当年可谓我大唐最为风雨飘摇之际,幸得武帝力挽狂澜,挽救江山社稷于大厦将倾之间,孩儿一直认为,于社稷只供,武帝不遑文帝,父皇,其实孩儿一直是以武帝为榜样,力争能够成为武帝那般的千古明君。”

  话到最后,杨英的声音和气势都开始发生改变,变得自信变得狂傲,可是话音才落,他脸色大变,语带惶恐道:“父皇恕罪,孩儿一时失言,孩儿知错了。”

  自己膝下一共就这么两个儿子,杨硕岂会不了解自己儿子心中的那些小九九,

  他沒有发怒,似乎根本就不在于杨英刚才那番气势磅礴之言,微微摇头道:“英儿,成王败寇,所谓历史,只不过是胜利者用來歌颂自己丰功伟绩的石碑而已,当年我大唐能独木擎天,力保社稷不失,并非武帝之功。”

  “并非武帝之功。”杨英发觉今晚带给自己的吃惊越來越多了,大小以來所接受的各种知识传授,都是说当年武帝如何如何,挽救社稷云云,可自己老父今曰居然说……

  “当年亦有天策,只不过那时不叫天策卫,而叫天策府,真正替我大唐支撑住那濒临崩溃的天下的,正是天策府。”

  “天,天策府。”杨英嘴角抽搐几下,惊愕的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杨硕缓缓点头:“沒错,当年的天策府,良臣猛将无数,在当年的天策之主带领下,为我大唐征讨四方平定叛乱,最终还百姓一个安定乾坤,

  你所知道的武帝颁布的那些,助我大唐国富民强的施政纲领,其实都是出自当年天策之主手笔,可以说,沒有他,我大唐怕早就亡了。”

  杨英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竖起双耳,生怕错过了什么,这桩被尘封了数百年的隐秘,他从未听过,也从未听人说过,直至今曰,

  “当年天策之主,有大功于社稷,与武帝可谓君臣同心,武帝为犒赏他功绩,封他为天策王,先后将两个公主许配给他,当时的天策之主,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唐第二人,也是他建议武帝,将国号改隋为唐迁都洛阳的。”

  “那,那为何……”

  “呵呵,物极必反功高盖主,这些你不明白么,就在武帝临终前,担心天策之主势大,新皇难以驾驭,会动摇我大唐根基,于是在武帝驾崩前两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天策谋反。”

  “谋反,莫非……”杨英已经被接二连三的震惊,惊得说不出完整话來,

  “英儿,你想得太多了,天策谋反一事,其中的确有武帝设计,但当时的天策之主也的确生出反叛之心,只不过武帝行事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