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产业_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九福对手底下的人向来是十分大方的,这一点当年工部跟过他的人都知道,所以吕靖答应下来之后,赵九福轻而易举的就带走了一部分匠人。

  不得不提一句,在华国古代历史上,文人的地位总是很高,在文学上有成就的人通常能名垂青史,但工匠却不同,即使是顶级的工匠也不一定能被人尊敬。

  这是有历史原因在的,一来是农耕社会对工匠的依赖程度较低,二来也是技术最为高超的这部分工匠,通常都是在皇帝手底下干活,皇帝的喜好和偏爱就注定了他们的研究方向,这般一来反倒是不如民间的小工匠自在,在创新这一块远远不如西方。

  在大周朝,其实工匠的处境还算是好的,虽然地位比不得文武百官,但是比起前朝那种半奴隶的状态,他们现在至少也是大周的臣民。

  而从后世而来的赵九福更加知道工匠的厉害,若是有一二天才在里头,直接将工业推进几十年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他才会潜移默化的改善匠人的地位。

  赵九福的善意,这些匠人们自然也感受到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会藏拙,才会更加努力的去做这位赵大人吩咐下来的事情。

  就比如这位姓王的匠人,他原本只是工部万千个匠人之一,只是当年有幸跟随赵九福在庄子上研究农具,颇有几分才干,这才越过不少人一步步晋升。

  就因为这个,王匠人对赵九福十分信服,自认是赵九福这一派的人,此次他是第一个跳出来自愿跟随赵九福来户部的。

  旁人还在担心户部的人好不好相处,到时候他们再从户部回到工部的话,会不会被上头的人忌惮,这位却已经雄心勃勃的开始折腾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王匠人便摸清了赵九福提出来的意思,在大周朝,普通的百姓并不需要知道准确的时间,他们通常只估摸一个时间,或者听城中钟鼓楼的提醒就是,而每年之中,钦天监也会根据时间和节气做出提醒。

  贵族中人倒是讲究一些,他们会使用滴漏或者染香等方式,在这时候更夫其实是十分辛苦的工作,他们得时时刻刻守着滴漏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出去敲打。

  除了贵族之外,也只有一部分道士和尚和工匠会跟时间较劲,他们才是最需要掌握准确时间的人,只是说到底,农耕生活对于这个点的准确性要求确实是不高。

  所以在赵九福提出,要研制精准测时的工具的时候,其他的工匠都觉得这位赵大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花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这种东西。

  但王匠人凭着自己对赵九福的信任和理解,倒是一下子觉得若是能研究出便携的随身时钟确实是十分不错的事情,一门心思就扎了进去。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他才摸索出一些规律来,又在赵九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