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青梅熟了_功盖三分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们几个老头子,专门负责收割这样的麦穗。”

  诸葛亮所指的麦穗,比其它麦穗长半寸左右,穗上的麦粒自然也多一些。普通的麦穗只有三十六七粒麦子,这种长麦穗上的麦粒,多在五十粒以上。

  这几位老农都是种庄稼的老手,庄稼中出现异常长势的麦穗、稻穗,他们是常见的。

  只不过,以前都是在地里刨食,哪里有心思去想这些麦穗和稻穗还有什么用。

  现在,诸葛亮只是提了一嘴,要将这些长势优异的麦穗收集在一起,留待来年做种子。老农们不是傻子,若整片麦田都是这样优异的麦穗,今年的麦子产量再增产五CD不是问题。

  所以,他们隐隐约约觉得,这或许又是诸葛亮的利民之举。

  虽然说,到时候功劳都是诸葛孔明的。

  但最终受惠的,不还是他们这些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人么?

  所以,诸葛亮交代的事情,这几位老农欢天喜地的就应下了。

  再者说,诸葛亮还是他们的主家,主家交代的农活儿,佃户也是必须完成的,不是么?

  麦穗长势异常的,自然也不止是长得好的,也有越长越挫的麦穗。

  这等长得很挫的麦穗,自然就不在诸葛亮和老农们的讨论中。

  几位老农,欢天喜地的搜寻麦穗去了,三十顷麦田这么大,可不敢遗漏了。

  诸葛亮带着小妻子,继续漫步在麦田中。

  ……

  春暖花开之后,又遇着风和日丽,在这麦浪滚滚,鸟语花香的田地中,夫妻二人慢慢散步,很是温馨。诸葛亮很享受这种感觉,黄月英也很惬意。

  少女变成了少妇,如今又成了诸葛家的当家主母,却更依恋夫妻间的感情。

  特别是,诸葛亮总是会变着戏法,弄些美食给她品尝,少女很喜欢这种温馨。

  这时,几个顽童从山岗上冲下来,顺着田沟在麦田中撒野,惹得照看麦田的老农笑呵呵的呵斥着。顽童的嬉笑声,老农的呵斥声,此时此刻,感觉也很悦耳。

  顽笑中,几根顽童似乎才发现了诸葛亮夫妇,笑嘻嘻的凑到跟前。

  “孔明先生,我请你吃梅子!”

  “夫人,你尝尝我的梅子,可好吃了!”

  顽童们叽叽喳喳的,伸出小手,掌中都是一两颗青梅。

  这些顽童都是佃户家的孩子,平日里多受诸葛家恩惠。婚后,黄月英掌家,制作奶糖时,总有多的,除了拿到襄阳贩卖,还有些品相不好的,就都赏赐给了这些孩子们。

  品相不好的奶糖,那也是糖,是奢侈品。

  所以,卧龙岗下的这群孩童,也很感念这对小夫妇的。平日里,在山中采了一束映山红,或者一些野果,他们也会巴巴的送到岗上的草堂去。

  黄月英拿出一方手绢,从每个孩子手中拿了一颗青梅,放在手绢中包好,这才笑道:“好了,你们的心意,姐姐都收下了;太阳下山之前,都到草堂去等着,有惊喜哦!”

  青梅酸酸涩涩的,能令人口中生津,少女也是喜欢吃的。不过,现在却不能立马就吃,孩子们送的这些青梅,可都是沾着泥巴的,待会儿回去洗洗才能吃的。

  听到天黑之前有惊喜,顽童们都很高兴,一阵感谢之后,又都跑开玩耍去了。

  这时,黄月英却献宝似的,打开手绢,笑道:“要不咱们尝尝吧?”

  看着黄月英手中的青梅,诸葛亮这时却是思绪纷飞:

  青梅,终于熟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