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盐(3)_功盖三分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不需要柴薪的说。

  至于说天气问题?

  一年中只要有一半的时间是晴天,他孙权就能赚翻了。

  “既然知道了晒盐之法,咱完全可以甩开诸葛孔明单干,何必每年还要以成本价卖给刘备百万石食盐呢?”孙权振奋过后,眼神便低垂着,心中却在盘算赖账的可能性来。

  晒盐的效力极高,那么食盐的成本自然就会降到极低,甚至降到三五文钱一斤都不是没有可能。以这样的成本价每年卖给刘备百万石食盐,孙权怎么算都感觉亏得慌。

  须知,眼下食盐的市场价,基本都是百五十钱左右一斤。

  这还是江东的盐价呢!

  在汉中,或者西凉等地,盐价再翻几倍都是正常,甚至很多时候还有价无市。

  “吴侯既已知晒盐之法,那么在下刚刚提出的条件,吴侯是准备旅行呢,还是准备无视?”看着孙权低垂的眼帘,诸葛亮就知道这伙心中在盘算什么。

  前世,诸葛亮与孙权打过交代,知道这厮的秉性。

  翻脸不认人,背后捅刀,这就是孙权能干出来的事儿。

  话说,如果汉中毗邻海边,诸葛亮根本就不用为了食盐而求到孙权头上来。

  他完全可以在自家地盘上晒盐。

  问题是,汉中地处内陆,诸葛亮空有晒盐法也是无用。

  想要食盐,诸葛亮就只能用晒盐之法,与某位诸侯交换。

  而如今之天下,看似诸侯还是众多,但是毗邻海边的就那么几位。

  胶州士家就不必说了,不仅路途遥远,还特么交通极为不便,就算胶州士家不要钱的每年供应刘皇叔食盐,诸葛亮也不敢要啊!

  从胶州运送一石食盐到汉中,沙子都能盘成黄金的价格!

  冀州袁绍也不必说了,官渡之战正在进行,马上就是他败亡之时,诸葛亮就算将晒盐之法给袁绍,袁绍又能支撑几天?又能支援刘皇叔几石食盐的?

  何况,冀州与汉中之间,还隔着一个曹操,冀州的食盐,基本无法运到汉中去!

  至于说,用晒盐之法与曹操换食盐,确定这不是资敌么?

  曹操如今势力都已经够大的了,而且马上就会成为天下最大诸侯,若是再让他掌控了食盐,天下谁人还能与之相抗?即便剩下的几位诸侯都联合起来,都扛不住那时的曹老板吧?

  况且,诸葛亮估摸着,只怕曹操前脚获得了晒盐之法,后脚就会坑汉中一波的说。

  相较而言,与孙权合作,就是最后之选了。

  好歹,诸葛亮有着原主前世的记忆,知道孙权的尿性。

  或许,孙权未来也会与汉中翻脸,甚至直接撕毁今日订下的约定都不为奇,但是目前,最起码三五年之内,汉中可以从江东获得足够的食盐!

  至于说,将来孙权翻脸,或者撕毁约定,到时候再说。

  现在,诸葛亮只需要看看,孙权眼下会不会守约。

  按照刚才诸葛亮所说,只要他说出新的制盐之法,孙权就需要承诺,每年以成本价向汉中输送百万石食盐。当然了,当时孙权并未表态。

  现在,诸葛亮可就等着孙权表态呢!后续最新章节,请关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